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在玉米根毛细胞所含有的核苷酸中,含有碱基A、G、C的核苷酸共有(  )
A.4种B.6种C.7种D.8种

分析 1、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3、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 解:玉米根毛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中,含有碱基A的核苷酸由2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2种(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C的核苷酸有2种(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所以含有碱基A、G、C的核苷酸共有2+2+2=6种.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核酸的知识,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组成、分布,明确DNA和RNA在组成上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面图甲中①~④表示人体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命活动.图乙为图甲中的某个过程,其中PU、GATA为两种蛋白质,是细胞内的调控因子.请回答:

(1)图甲中①的方式可能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④产生的内因是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
(2)图乙属于图甲中的②过程(填序号).其中A、B、C、D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据图乙分析,将血红细胞前体转变成单核细胞的人为调控措施可能是降低GATA的含量(或增加PU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组成元素与ATP分子相同B.在真核细胞内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C.某些RNA有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D.某些RNA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一组相关的问题.
(1)可以将单位时间内产物的增加量(或者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少量)作为酶活性高低的指标.
(2)在t1和t5的温度环境中,该酶的活性都极低.这两种环境中酶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温度达到t5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3)已知经过t2温度处理的该酶,当温度提高到t3时,其活性随着提高;但不知道经过t4温度处理的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对该问题进行探究.
①取3支试管,编号为A、B、C,各加入适宜浓度的该酶溶液1mL.将A和B设为对照组,分别在温度为t3、t4水浴装置中保温10min;将C作为实验组,其温度处理应是先在t4中水浴保温5min,然后再转移到t3中水浴保温5min.
②另取适宜浓度的反应物溶液各2mL,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依次在t3、t4、t3水温中保温5min(相同适宜时间).
③分别将甲、乙、丙中的溶液对应加入A、B、C内,振荡摇匀后依次在各自温度环境中保温10min,检测各试管中产物的量,记录,比较.
④结果预测与分析:
如果C的产物量接近于A而明显多于B(或者C的产物量多于B而少于A),则说明随着温度由t4降低,该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如果C的产物量接近于B而明显少于A,则说明随着温度由t4降低,该酶的活性不能恢复.
(4)本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酶溶液的量、底物的量、PH、保温时间等.(至少写2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分化的细胞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B.分化细胞由于遗传信息的选择性执行,导致细胞化学成分的差异,进而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
C.细胞衰老的原因可能是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分子,使蛋白质活性下降
D.细胞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凋亡的速率与细胞的功能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
①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故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时,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替代.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1是甲、乙两种植物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C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是甲植物在不同CO2浓度下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C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3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其中P、Q表示相关反应的场所,数字代表反应中的物质.

(1)植物[]在弱光条件下比强光条件下生长更好.
(2)图1中的“a”点表示甲植物的呼吸速率.如果以缺镁完全营养液培养甲植物幼苗,则b点移动方向是向右.
(3)在图1中的c点时,图3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Q→P(用图4中箭头和字母表示),此时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是自身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4)若将图2中g点光照强度改为e点强度,则短时间内甲植物叶肉细胞中⑥(图3中)的含量将减少,用文字和图3中的数字编号解释原因增大光照强度会提高光反应速率,③和④的生成量增加,使⑥被还原的过程加快,短时间内⑥的含量减少.
(5)当光照强度为d时,比较植物甲、乙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为N1> N2(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表示影响酶活性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从甲图可以看出,低温仅降低酶的活性
B.从甲、乙两图可以看出,高温、强酸和强碱都会使酶失活
C.从丙图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可能逐渐降低
D.从丙图可以看出,酶的最适pH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洋葱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6条),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表:(注意:“+”表示进行了该项操作,“-”表示没有进行操作)
学生操作步骤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
+-+++
++-++
+++++
+++++
(1)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B,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D,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A.(请从下列序号选择)
A.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表
(2)丁同学在进行上述步骤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有丝分裂的细胞,正确的操作是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后换高倍镜.
(3)戊同学观察到了许多呈正长方开的细胞,但是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象,可能的原因是戊同学看到的细胞不是分生区细胞.
(4)经教师纠正后,丁同学在视野中找到了有关细胞有丝分裂图象,但丁同学所看到的细胞图象位于视野的右上方,此时他就朝右上方方向移动装片.
(5)甲观察到个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大多数细胞多一倍,则说明他看到的那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有DNA分子32个,染色单体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