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易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种内斗争最剧烈

分析 分析曲线图:曲线a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

解答 解:A、对a曲线种群密度越大,个体存活率越低,说明该动物获得的能量少,营养级较高,体型一般较大,A正确;
B、对b曲线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可推测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B正确;
C、由于大型动物的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故而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C正确;
D、种群密度越大,种群个体间竞争越剧烈,故而d点不是竞争最剧烈的点,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通过数学曲线图的形式反映了种群密度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要求考生具备能够从图示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人凝血因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该目的基因
B.人凝血因子基因可直接导入山羊受精卵进行表达
C.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该羊的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氧呼吸的产物是(  )
A.酒精B.乳酸C.丙酮酸D.CO2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这种种间关系是(  )
A.互利共生B.竞争C.捕食D.寄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表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实验过程和操作结果
A组35S噬菌体+大肠杆菌$\stackrel{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上淸液中的放射性很高,下层 沉淀中的放射性很低
B祖32P噬菌体+大肠杆菌$\stackrel{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上淸液中的放射性很低,下层 沉淀中的放射性很高
(1)从理论上分析,A组的下层沉淀和B组的上淸液中的放射性应该为零,原因是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含35S的蛋白质外壳在外面.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请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①在A组实验的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没有将吸附在大肠杆菌外的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与其完全分离.
②在B组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使上淸液中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可能的原因是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③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全部侵染到大肠杆菌的体内,这是(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了放射性.
(3)子代噬菌体合成其蛋白外壳的场所是核糖体(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B.减数第二次分裂C.减数分裂间期D.减数分裂联会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人体细胞中某DNA片段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X代表磷酸基团,A代表腺苷
B.DNA双链中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DNA的基本骨架是N所示的化学键连接的碱基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C.减数第二次分裂D.受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l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资料2:1925年荷兰科学家从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
资料3:1970年,科学家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的膜蛋白,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的膜蛋白,进行融合实验.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1)仅通过对资料l、资料2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膜是由双层脂质分子构成的(或膜由脂质分子组成且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2)资料3中的实验现象表明.膜有流动性.1972年,辛格等人提出了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
资料4: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在豚鼠的胰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元素依次出现在⑤④③①②⑥部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此研究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
(4)⑥部位的物质是在[⑤]核糖体中合成的.
此物质从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用文字及箭头表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