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在一批野生正常翅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    体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又恢复为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H又突变为h;二是体内另一对基因RR或Rr突变为rr,从而导致H基因无法表达(即: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但是R基因的正常表达是H基因正常表达的前提).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
(1)表现为正常翅的果蝇中“假回复体”基因型可能为HHrr、Hhrr.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为HHrr还是hhRR.现有三种基    因型hhrr、HHRR、hhRR的个体,请从中选择进行杂交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hhRR(基因型)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若子代果蝇全为正常翅,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若子代果蝇全为毛翅,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3)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纯合的“假回复体”.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用这些果蝇与hhRR(基因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预测子二代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
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rr抑制基因H的表达,因此只有在同时具备基因R和基因H时,果蝇才表现毛翅,其余情况下为正常翅.果蝇的9种基因型中表现为正常翅的有hhRr、hhrr、hhRR、HHrr、Hhrr,表现为毛翅的有HHRr、HHRR、HhRR、HhRr.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rr抑制基因H的表达,因此只有在同时具备基因R和基因H时,果蝇才表现毛翅,其余情况下为正常翅.果蝇的9种基因型中表现为正常翅的有hhRr、hhrr、hhRR、HHrr、Hhrr,根据题意rr为假回复体,所以假回复体的基因型是:HHrr、Hhrr.
(2)①欲判断回复体果蝇的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由于果蝇只有在同时具备基因R和基因H时才表现毛翅,其余情况下为正常翅,因此应选择基因型为hhRR的果蝇进行杂交.
②若此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则子代果蝇应全为正常翅;若此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则子代果蝇应全为毛翅.
(3)属于纯合假回复体的果蝇的基因型应为HHrr,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基因型应为hhRR,两者进行杂交得到基因型为HhRr的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 ,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HHrr、Hhrr
(2)①hhRR    ②全为正常翅    全为毛翅 
(3)hhRR   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    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实验设计及预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一乙基鸟嘌呤,这种鸟瞟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G-T对.某双链DNA分子中A占碱基总数的20%,用甲磺酸乙酯(EMS)使所有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一乙基鸟嘌呤后进行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一代DNA中,其中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40%,另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
A.15%B.25%C.30%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实验结果所绘制的坐标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0点时酵母菌的接种量会影响酵母菌的发酵速率
B.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无氧呼吸
C.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P点以后酵母菌数量下降只与酒精浓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周期,据表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植物细胞周期的时间(h)
a时期b时期合计
物种110.60.411
物种2180.518.5
物种316.52.519
物种410.42.312.7
A.四种分生组织都能产生吲哚乙酸,促进其细胞有丝分裂
B.秋水仙素作用于b时期细胞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最好选用物种4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
D.a时期细胞核中进行转录和翻译,b时期可观察到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是由法国神经学家Duchenne在19世纪60年代发现的一种遗传病,患者均不能存活至婚育年龄,20岁之前因心力衰竭或呼吸困难而死去.如图是某个家族此遗传病的系谱,请回答:

(1)由图推断,该致病基因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图中Ⅲ4和Ⅲ5再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frac{1}{8}$.
(2)经调查,世界范围内每3500个男孩中会有一个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则该病在女性中出现的几率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K值是环境的最大负荷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B.种群数量达到e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防治虫害应在c点之后
D.若图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环境阻力出现在c点之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惠州期末)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糖类 B.无机盐 C.水 D.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以下生物体内发生的反应,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
A.[H]的产生B.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C.ADP的消耗D.呼吸作用中丙酮酸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人工获得多倍体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  )
A.用物理射线处理植物
B.对远缘杂交的后代进行连续自交选择
C.用花药培育获得植物
D.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