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
 紫背浮萍水蟹荇菜金鱼藻穗花狐尾藻苦草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伊乐藻
采样点养殖区1++  ++++   ++
 养殖区2++  ++++   ++
 航道区1    ++++++++
 航道区2  ++++++++++
(1)调查湖泊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随机取样(多次取样),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光能等环境资源.
(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苦草.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河蟹的取食.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暴发,原因是水生植物能吸收和利用水中N、P等无机盐,使水质净化.

分析 调查种群数量的要求是多次取样,求平均值,数据越多,越接近理论值.
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
N、P等无机盐等无机盐增加,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

解答 解:(1)调查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多次随机取样,排除偶尔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格可知,调查的水生植物有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三大类,体现了水生植物群落垂直分布状况,各类水生植物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光能.
(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可根据表格中的“+”的多少作出判断,苦草是优势种,在养殖区,由于河蟹的取食,苦草数量相对较少.养殖区的水生植物吸收和利用了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中N、P等无机盐,不会引起此湖泊中藻类爆发.
故答案为:
(1)随机取样(多次取样) 垂直 光能
(2)苦草 河蟹的取食 吸收和利用水中N、P等无机盐

点评 本题考查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群落的垂直结构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如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其释放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加(填“增加”或“减少”);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填“增强”或“减弱”),以此造成毒品依赖.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是由Na+内流造成的.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内流,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填“兴奋”或“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减少(填“增加”或“减少”).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多巴胺释放增加,“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②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反应过程⑤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G指的物质是CO2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C.
A.A<B            B.E=F             C.G=I            D.D<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不同的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不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
B.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组织液
D.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减少
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C.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
D.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红细胞内铁的含量减少时,其血红蛋白也减少,红细胞的输氧功能相应的减弱,这个事实说明铁的作用是(  )
A.以离子形式存在B.红细胞的结构物质
C.调节离子平衡D.调节渗透平衡和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的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学校共有学生1300人,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8%,700名女生中有患者25人,携带者有50人,则男生中色盲的人数应为(  )
A.30B.54C.60D.1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南京市高三年级下期第三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一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单位:mg。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情况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气孔导度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二氧化碳量,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表一、表二为该植物受一定因素影响的相关测量数据。请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1)从图一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 mg/h,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 mg/h。15~24℃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增强/减弱/不变)。

(2)在图一所示实验中,若先给予6小时光照,后6小时黑暗处理,恒定在上述 ℃温度下,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若只是持续给予12小时光照,则该温度下,该植物叶片增重 mg。

(3)据表一分析,X应为0.1,理由是 ;高剂量镉会使气孔导度明显下降,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缺增大,其主要元素是 ,以致合成的减少。

表一 某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镉对小白菜影响的实验数据

(4)据表二分析可知,沙漠植物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

表二 植物A和植物B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