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BCD
T4噬菌体烟草叶肉细胞烟草花叶病毒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5种5种4种8种
核苷酸5种8种8种8种
五碳糖1种2种2种2种
A.AB.BC.CD.D

分析 1、DNA和RNA化学组成的比较:

英文缩写基本组成单位五碳糖含氮碱基
DNA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A、C、G、T
RNA核糖核苷酸核糖
 
A、C、G、U
2、细胞类生物的核酸有DNA和RNA,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故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 解:A、T4噬菌体为DNA病毒,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为4种、4种、1种,A错误;
B、烟草为植物,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为5种、8种、2种,B正确;
C、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为4种、4种、1种,C错误;
D、豌豆为植物,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为5种、8种、2种,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基本单位、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各生物的遗传物质;其次要求考生识记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二下调研(3月份)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外植体若是菊花茎段组织,则在配制MS固体培养基时, (“必需”、“不必需”) 添加植物激素.

(2)外植体若是菊花的根尖组织,则在正常环境下培养成的新菊花植株叶片的颜色是 ,这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

(3)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

①若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实验结果是细胞

②当同时使用这两种激素时,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 (“高”、“低”、“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4)外植体若是月季的花药,则图中的①过程 (“需要”、“不需要”)光照,而经②③④过程培养出的植物一般称为 植株.该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而来.

(5)外植体若是月季的花药,选用的材料合适与否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128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化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的细胞数为(  )
A.2个B.4个C.8个D.1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  ④钠离子  ⑤血浆蛋白  ⑥呼吸氧化酶.
A.①②③⑥B.①④⑤⑥C.①③④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
A.Fe2+、Cl-B.K+、Cl-C.Na+、Cl-D.Ca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指(  )
A.B.糖类C.核酸D.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是(  )
A.核膜B.中心体C.核孔D.核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I实验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如表所示:
酶溶液的pH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13      9       11      45>60
(1)酶活性最强时的pH是2.
(2)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酶活性越大,蛋白质质分解越快,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
(3)请以2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将温度由25℃提高至大约37℃左右、把原有的1cm3正方体蛋白块切成碎小块
(4)在人体消化道中,能分泌本实验中酶的部位是胃.
(5)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增加另增加一个试管,放入等量的蛋白块并将pH调至适宜,但不加酶溶液
II.如图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请根据图回答.

(1)心肌细胞吸收 O2、K+的运输方式依次是图a、b(填序号). 图 b 出现 BC 段的主要原因是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参与呼吸作用的酶也是有限的.
(2)与表皮细胞相比较,人心肌细胞中显著增多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其依据是心肌细胞在不停的收缩,需要消耗的能量远比表皮细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而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囊泡在细胞内主要是指由磷脂分子有序组成的密闭双分子层的球形或椭球形结构.细胞质不同部位间的物质运输转移主要通过囊泡进行,如图1中的各种小球形结构.图1和图2分别表示两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模式图,A、B、C、D表示细胞内的四种细胞器,a、b表示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两种特殊方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标注的细胞器名称:[A]高尔基体;[B]核糖体;[C]内质网;[D]溶酶体.
(2)“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称为胞吐.
(3)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所以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1所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图2所示细胞中属于囊泡的是转运小泡、穿梭小泡、分泌小泡、内吞泡.
(4)詹姆斯•罗斯曼囊泡能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糖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