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灌木.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物种数
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
D.草本阶段更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

分析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分析曲线图可知,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个体数,曲线c表示植物物种数.

解答 解:A、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植物物种数(曲线c)及群落所含能量(曲线a)增多,但个体数(曲线b)减少,A错误;
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的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会使相应的食物链发生变化,B错误;
C、如果人为地植树造林,可能会加快群落的演替,更早地演替至森林阶段,C错误;
D、相对于灌木阶段,草本阶段的植物种类较少,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其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这些细胞会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
A.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
B.K+和NO3-进入了液泡
C.细胞液的溶质渗出了细胞
D.水分子和溶质自由进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人右下肢因受外伤造成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细胞是由各种化合物有机结合成的生命单位,请看甲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 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 X、Y、Z、P 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 乙图表示物质X和P进出人成熟的红细胞时跨膜运输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N和P,因为YZ代表是核苷酸,核苷酸必含NP(或Ⅱ、Ⅲ代表核酸,必含NP).
(2)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指淀粉.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多个P结合的方式叫做脱水缩合(填反应名称),形成的化学键,其结构简式为-CO-NH-.
(4)细胞内的Ⅱ、Ⅲ可以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进行染色,颜色反应依次呈现绿色、红色.
(5)乙图中的生物膜结构模型名称为流动镶嵌模型,X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X(填字母)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是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B.HIV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破坏人体体液免疫过程
C.激素是由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的
D.内环境成分影响细胞代谢,但细胞代谢不影响内环境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由于湿地独特的水文条件,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的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如表是湿地生态系统与其他部分生态系统碳(有机碳)储量的比较.请回答:
生态系统面积/106hm2单位面积碳储量/t•hm-2
植被土壤总计
湿地35043643686
热带森林1 755121123244
北方森林1 37264343407
苔原9506128134
农田1 60028082
(1)碳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从表格数据看出,湿地生态系统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原因是湿地生态系统能将大量的碳储存在土壤中,有利于减少大气中的CO2含量.
(3)与热带森林相比,北方森林虽然植被碳储量较小,但土壤中碳储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北方气温低,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
(4)生态学家对某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得到如图1所示的食物网和图2中的能量数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了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别的去向有自身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未利用(至少答两项).
②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8.52%.
(5)湿地生态系统受到轻度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机制(基础)是负反馈(或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种家鼠中的短尾类型相交,子代中总是出现$\frac{2}{3}$的短尾(T)和$\frac{1}{3}$的正常尾(t),短尾类型与正常尾类型相交,子代中短尾与正常尾各半.与此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短尾与正常尾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该种类的家鼠中的短尾均为杂合子
C.就短尾基因T的致死作用看.T基因是显性纯合致死
D.短尾类型相交时的性状分离比不是3:1,原因是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蓖麻种子的胚乳呈白色,脂肪含量为种子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干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分析,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并转变为糖类(葡萄糖、蔗糖)作为胚生长和呼吸消耗的原料.
(2)据乙图可知,蓖麻种子萌发初期时干重增加,导致萌发种子干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第7天至第10天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变化趋势是下降,原因是幼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超过脂肪转化增加的有机物.
(3)向萌发第7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适量碘液,匀浆变蓝,说明有淀粉的形成,该物质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等生物多样性原因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B.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交叉互换

C.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

D.经过受精作用,染色体数目增倍,恢复正常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