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下列有关核酸、腺苷酸、ATP和腺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种物质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
B.四种物质中分子量最大的是核酸,最小的是腺苷酸
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就成腺苷酸
D.腺苷加上一个磷酸基团就成腺苷酸,再加上一个磷酸基团就成ATP

分析 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其元素组成为CHONP;
腺苷酸表示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即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组成,元素组成同ATP;
ATP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三分子磷酸组成,元素组成为CHONP;
腺苷是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组成的,其元素组成只有CHON.

解答 解:A、腺苷的元素组成只有CHON,不含P元素,A错误;
B、四种物质中分子量最大的是核酸,最小的是腺苷,B错误;
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就成腺苷酸,C正确;
D、腺苷加上一个磷酸基团就成腺苷酸,再加上两个磷酸基团就成ATP,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核酸、腺苷酸、ATP和腺苷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首先识记化合物的组成,根据组成确定元素组成,特别是理解腺苷酸、腺苷和ATP三者之间的关系,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骨髓瘤细胞,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因素

C.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对减数分裂的下列描述中,揭示出减数分裂区别于有丝分裂的本质特征是(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四次
B.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比母细胞减少一半
C.有性生殖中配子发生的必经过程
D.是有性生殖物种保持稳定的关键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消化吸收,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②⑥代表的物质分别是肝糖元、(肝、肌)糖原.
(2)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3)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0.8-1.2g/L.
(4)胰岛素能抑制图中②③.(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肉毒梭菌可产生肉毒类毒素,该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受热后该毒素会发生变性,从而丧失毒性.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4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是生命科学十分重要的发现和论证方法,实验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请根据题意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取洋葱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表中“+”表示该步骤正常操作,“-”表示该步骤未操作)
学 生步         骤
解 离漂 洗染 色压 片镜检
+-+++
-++++
+++++
观察其中一个装片,发现根尖细胞中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或着色很浅,无法看清,这个装片最可能由同学制作.染色体染色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漂洗去根尖中残留的解离液成分,解离液呈酸性,会影响碱性染料染色.
(2)某同学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完成如图甲实验:该实验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原因是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如果上述实验操作中使川的蔗糖溶液浓度远高于30%,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
(3)①某同学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胚芽鞘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他的设计方法是:取弯曲处作纵切(横切/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用显微测微尺测量细胞的
②另一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设计:
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
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实验的基本过程如图乙所示.
实验结论:假设能成立.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完善.因为该实验设计缺少了对照,没有说服力.改进的方法是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个神经细胞通常有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起,但轴突却只有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们发现了一种称为GSK的蛋白激酶在神经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GSK的活性比较均匀;而在轴突中的活性比树突中的要低.如果这个分子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如果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
B.提高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
C.若能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将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
D.如果用药物改变GSK的活性,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1、C2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葡萄糖,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元.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脂肪,生物体以它作为长期储存的备用能源物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在人体细胞内,c共有8种.
(3)b经脱水缩合反应合成B;连接两个b之间的键是肽键.
(4)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C1一般是相同(相同、不同)的;C2一般是不同(相同、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以下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
B.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
C.同种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化学元素含量完全一样
D.组成各种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体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