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4分)

I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用14C标记的14C02供玉米光合作用,发现了另一条有机物合成途径(如图1)。研究发现,玉米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都有叶绿体,但只有后者的叶绿体中有淀粉生成。图2表示玉米、水稻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外界C02浓度的关系曲线。请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回答:

(1)科学家研究该途径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 __;玉米进行光反应、暗反应的部位分别在????????????? ?????????????

(2)1中,CO2固定的最初产物为__?????????? __;叶肉细胞和相邻维管束鞘细胞之间通过___ ????????? _(填结构)进行物质交换。

(3)热带植物光合作用大多具图1途径,它们的叶肉细胞中催化过程①的酶活性很高,能保证维管束鞘细胞中的高C02浓度,以适应高温、高光强的热带环境。据此分析图2中最有可能代表玉米的对应曲线是???????????? ,判断依据是 ???????????????????

Ⅱ.南瓜矮生突变体存在两种类型: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的矮生突变体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用赤霉素、生长素分别对正常南瓜和矮生南瓜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__?????? _特点,图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曲线是____(填字母)。

(2)该实验中对照组的设计应该是??????????????

(3)为得到图中某浓度激素处理后的实验数据,研究者需要测量两种南瓜茎____的长度,并用每组南瓜茎的??????? 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

(4)图中的实验数据表明,该种矮生南瓜的矮生突变体不属于__?????????? __类型。

 

【答案】

.(14分,每空2)

同位素标记法???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或类囊体膜)?? 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

OAA???????? 胞间连丝

B??? CO2浓度下B的光合速率较高(或BCO2补偿点低)

.10分,除标注每空1分)

1)两重性??? c2)不用激素处理正常南瓜和矮生南瓜、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或生长素处理正常南瓜(4分)

处理前后??? 伸长量的平均值?? 激素合成缺陷型(2分)

【解析】

试题分析:Ⅰ.1)通常用同位素标记法跟踪生物分子在代谢中去向。据图1分析,玉米进行光反应、 暗反应的部位分别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或类囊体膜)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

2)图1中,CO2固定的最初产物为OAA,叶肉细胞和相邻维管束鞘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交换。

3高温、高光强的热带环境会导致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B曲线能利用低浓度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为玉米对应曲线。

.1)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图中c曲线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实验目的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的矮生突变体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则实验组为用激素处理矮生南瓜,自变量可以是有无激素和正常南瓜与矮生南瓜,故对照组的设计应该是不用激素处理正常南瓜和矮生南瓜、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或生长素处理正常南瓜。

3)因变量的检测要测量两种南瓜茎处理前后茎长度,用每组南瓜茎的伸长量的平均值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

4)据图分析,使用赤霉素和生长素都不能是矮生南瓜的茎恢复正常,说明激素对南瓜的茎不起作用,表明该种矮生南瓜的矮生突变体不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永州市蓝山二中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____________技术,可以是人们正确地辨认染色体的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三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Ⅰ.(16分)下图示在三个密闭装置中培养某种细菌的实验,在控制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析培养液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有关问题:

(1)所培养的细菌属于____________的代谢类型。
(2)在该细菌酶合成的调节中,淀粉酶属于___________酶,合成此酶需要的特殊细胞内、外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经过诱变处理,在无淀粉条件下培养该菌,也从培养液中检测出了高活性淀粉酶,将诱变后得到的菌悬液适当稀释后,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看到如下图所示情况,这说明____________菌落是突变菌,突变率约________%。此变异应该发生在控制淀粉酶合成的___________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__(填“编码区”或“非编码区”)。

Ⅱ.(16分)巴氏小体是雌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呈凝缩状态的不活动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的细胞分裂间期无巴氏小体。20世纪60年代,为了探究人的体细胞衰老的因素,一位科学家选取年轻女性体细胞和老年男性体细胞,进行了如下三次培养(细胞增殖),请仔细观察图并分析回答:

(1)巴氏小体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在观察前必须对细胞用________________染色。
(2)第一次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次实验结果是:老年男性体细胞混合培养与单独培养,细胞的分裂次数相同。这说明细胞的衰老与环境___________(“有关”、“无关”)。骨髓瘤细胞与实验中进行增殖的细胞相比较,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
(4)第三次实验结果有二:其一是去核的年轻女性的体细胞和老年男性的体细胞融合培养,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二是去核的老年男性的体细胞与年轻女性的体细胞融合培养,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调控细胞衰老的物质位于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6月周练试卷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下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强

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60年代,有人用实验手段破坏蛙卵的细胞核,再把蛙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植入这个卵细胞中,结果这个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形成一只蝌蚪。这一系列变化指的是

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C.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和细胞生长?    D.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