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②一④表示体液,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外界物质必须通过③(填标号)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含有较多的大分子蛋白质.
(3)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③增多的实例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减少(举一例即可).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_{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PH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5)如果图中①细胞为浆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抗体存在于图中的部位②③(填标号).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是组织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⑤是血细胞;A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B是毛细血管的静脉端;②③④组成人体的内环境.

解答 解:(1)由题图可知,组织细胞浸润在组织液中,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组织液完成.
(2)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血浆蛋白,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3)如果人体长期营养不良,会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多,出现组织水肿.
(4)内环境中的HCO3-、HPO42-对于维持内环境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5)浆细胞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组织液也含有少量抗体.
故答案为:
(1)③
(2)②含有较多的大分子蛋白质
(3)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减少
(4)PH
(5)核糖体   ②③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作用及内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动态关系,内环境稳态及意义,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A_BbA_bbA_BB或aa__
植物颜色粉色红色白色
(1)由于A 基因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翻译提前终止.突变后的序列是CTC TGA(TGA).
若A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成的基因A'与基因A的比例为1:1.
(2)为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用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在下表中补充画出其它两种类型(用横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类型编号
基因分布位置
②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6;3:7,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甲类型;
b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白色=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乙类型;
c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2: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丙类型.
(3)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杂交,产生子代植株花全是粉色.则纯合白色植株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限制酶作用的位点是氢键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结合显微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空格中的内容.
首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灭菌.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分别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1)用无氮培养基可以筛选出圆褐固氮菌,用不含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出硝化细菌.
(2)酵母菌的筛选需要在常规培养基另加入青霉素(或抗生素),用加入了较高浓度的NaCl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3)利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培养混合菌,菌落呈黑色,并带有金属光泽的是大肠杆菌.
(4)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氧气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一段肘间后,下列各胚芽鞘(都受左侧单侧光照射)的生长情况分别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2)在理论上,上清液中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噬菌体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体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原因是:.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是(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数/种
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1草丛3400
2针叶林52121
3针阔混交林672417
4常绿阔叶林10631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保留外,还可以是原有的土壤条件条件也得到了基本保留.
(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植物的种类数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能为动物提供复杂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
(4)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症状为气道黏液梗阻和进行性肺组织坏死.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跨膜调节因子基因(CFTR)突变有关,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氯离子跨膜运输障碍.如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据图分析:

(1)CFTR蛋白的功能是作为Cl-的通道.Cl-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2)CFTR是一种由1480 个氨基酸组成跨膜蛋白,参照中心法则形式,写出CFTR蛋白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途径CFTR的基因→mRNA→CFTR蛋白.
(3)编码CFTR的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临床上70%囊性纤维病患者的CFTR蛋白在508位缺少苯丙氨酸,由此可知该类型的患者是 CFTR 基因中发生了基因中碱基对发生缺失 而改变了其序列.另有部分患者的CFTR蛋白的开始端氨基酸序列与正常蛋白质相同,但数目少于1480 个,推测该类型的患者的此基因发生碱基替换,导致mRNA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遗传实验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①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是高茎豌豆

②杂种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有高茎和矮茎豌豆

③杂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④红眼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