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动物中有甲病(a,在常染色体上)和乙病(b,在X染色体上)的两种致病基因。在基因型为AaXBXb个体产生的卵细胞中,异常基因型卵细胞比例为5%,其异常基因型如下示。则该基因型个体与AaXBY的雄性个体杂交,关于其子代情况的分析中正确是( )。
A.子代患甲病的概率是1/4 |
B.子代患乙病的概率是1/5 |
C.子代雌性中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的比例为0 |
D.子代中正常的概率为2/5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比①植株根尖细胞的强 |
B.②试管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含有有机物 |
C.③试管中的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 |
D.调节④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诱导产生不同的植物器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的含量,发现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液中三种成分含量的变化可说明肝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B.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逐渐减少 |
C.尿素含量由无到有是因为尿素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代谢产物 |
D.肝细胞对氨基酸与葡萄糖吸收量的差异与膜上不同载体的数量多少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 | 测定值 | 单位 | 参考范围 |
血清葡萄糖 | 223 | mg/dL | 60~110 |
甘油三酯 | 217 | mg/dL | 50~200 |
总胆固醇 | 179 | mg/dL | 150~220 |
促甲状腺激素(TSH) | 5.9 | uIU/mL | 1.4~4.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物白菜—甘蓝的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表示利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 |
B.②过程常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
C.③过程中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
D.最终获得的杂种植物体细胞内含19条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 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期 |
B.图中细胞DNA数是该生物体细胞DNA数的2倍 |
C.染色体1 与2 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
D.染色体1 与3 可能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相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可释放水解酶将细胞摄取的病原体分解 |
B.细胞质基质中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被利用需要经过2层生物膜 |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与高尔基体有关 |
D.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可分布于叶绿体和液泡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五年前,某河流中引进了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生物群落的优势种未发生改变 |
B.甲种群的引进改变了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C.大量投放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种群的蔓延 |
D.该河流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多选题)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对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光开始 |
B.该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整体性等原理 |
C.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
D.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