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酶处于t1温度时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的长 | |
B. | 酶处于t1温度时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的短 | |
C. | 处于t2温度时的酶有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的热变性 | |
D. | 处于t1温度时的酶分子结构比处于t2温度时的稳定 |
分析 本题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析题图可知,t1和t2的催化效率相同,但原因不同,t1是温度小于最适宜温度,酶活性降低,t2是高于最适宜温度,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酶失去活性.
解答 解:A、t2是高温可以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t1是温度小于最适宜温度,酶活性降低,不会改变酶的结构,因此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长,A正确;
B、由A项分析可知,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长,B错误;
C、t2是高于最适宜温度,高温可能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蛋白质变性,C正确;
D、t1温度低,t2温度过高,高温有可能使蛋白质分子是结构发生改变,因此处于t1温度时,酶分子结构可能比处于t2温度时稳定,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高温和低温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解析时要把温度对酶空间结构的影响和酶活性联系起来,便于理解与掌握.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十一中特优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C.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十一中特优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两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其中一枝仅保留一片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片叶片(乙、丙),叶片置于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2,装置如下图。光照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是 ( )
A.在甲、乙和丙中 B.仅在甲中
C.仅在甲和乙中 D.仅在甲和丙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