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戊代表生产者
B.丙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甲
C.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丁
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甲、乙、丙、丁、戊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析 1、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元素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返回无机环境;在生物群落内,碳元素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的.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初级消费者,丙表示次级消费者,丁表示分解者,戊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解答 解:A、图中甲代表生产者,戊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错误;
B、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甲→乙→丙,丙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甲的量按能量传递效率为20%来算=1÷20%÷20%=25kg,B正确;
C、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丁是分解者,不在食物链中,C错误;
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甲、乙、丙、丁、戊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等生态系统的成分,还有食物链和食物网,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碳循环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面的方法可用来测定田间棉花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夏季晴天,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叶片(叶片左右对称)20片,挂小纸牌编号.
②用5%的三氯乙酸点涂叶柄一圈,将叶柄的筛管细胞杀死,并采取措施尽量保持叶片的自然生长角度.
③按编号顺序分别剪下叶片对称的一半,依次夹入湿润的纱布中,贮于暗处;4小时后,再按编号顺序以同样的速度剪下另外半片叶,也依次夹于湿润的纱布中.
④返回实验室后将各同号叶片的两半对应叠在一起,在无粗叶脉处用刀片沿边切下一定面积的两个叶块,分别置于两个称量皿中,80℃~90℃下烘干5小时,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重、记录数据、进行比较.
(1)叶片从黑暗中移到光照条件下,短时间内NADP+的含量下降(填“上升”或“下降”),NADP+的中文简称是氧化型辅酶Ⅰ,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上升(填“上升”或“下降”).
(2)若该实验在干旱的环境中进行,光合速率下降.这是因为水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介质.另外,一段时间后,叶片会发黄,是因为叶绿体色素被破坏.
(3)用三氯乙烯杀死叶柄筛管细胞的目的是阻止实验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输出.
(4)在该实验中,特定时间段内的总光合产量=照光的叶片干重总量-黑暗中的叶片干重总量-4小时中黑暗或照光中叶片的呼吸量.
(5)下列操作能够减少实验误差的是ABCD.
A.实验的对象不是一张叶片而是20张叶片
B.采用同一叶片对称的两部分进行对照比较的方法
C.先后两次剪下的叶片同样保存在湿润的纱布中
D.用于烘干和称重的各叶片两半的部位及面积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研究者对黑藻的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图1是根据相关实验绘制的曲线,图2为黑藻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黑藻是有(有/无)核膜的细胞生物.科研小组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以灯为光源,通过移动灯,改变光源与大试管间的距离,观测黑藻放出气泡的情况,结果如图1中曲线x所示.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用单位时间内氧气(气泡)的释放量作为光合速率的检测指标.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y和曲线z.D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3)当光源与大试管间的距离由45cm逐渐改变为90cm的过程中,图2中反应Ⅱ中的两个化学反应过程变慢的先后顺序是先C3还原,后CO2的固定,因此导致A点的C3含量小于(大于/小于/等于)B点.
(4)研究者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图2)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由①转移至②的物质主要包括ATP和[H].
(5)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将14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tl<t2<t3<t4<t5)的光照,探明14CO2去向,结果见下表.据表分析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①→②→③→④→⑤→⑥(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光照时间0t1t2t3t4t5
分离出的放射性化合物①②①②③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⑥
注:表中①~⑥依次表示3-磷酸甘油酸、l,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己糖、C5化合物、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若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丁个体DdYyrr自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B.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的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D.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其子代表现为9:3:3:1,此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假说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1中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设相关的基因为A和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细胞质中,也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1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图2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

(1)图1中可能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阶段是ⅡⅢ代表次级精母细胞
(2)图1Ⅰ-Ⅳ中的染色体数量比是2:2:1:1
(3)图2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人体内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中的物质联系错误的是(  )
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淋巴→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检查尿液中有无葡萄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之一.下列可选用的试剂是(  )
A.酒精B.双缩脲试剂C.斐林试剂D.龙胆紫染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一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 B.诱发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利的

C.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