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下列活动中,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
A.大量喷洒农药杀虫
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D.建造防护林防风阻沙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13
人类的下列活动中,最易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
A.大力营造草场防护林
B.大兴草原水利
C.科学捕杀草原鼠类和各种害虫
D.尽力捕猎有经济价值的黄鼬、狐等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A.大力营造草场防护林
B.大兴草原水利
C.科学捕杀草原鼠类和各种害虫
D.尽力捕猎有经济价值的黄鼬、狐等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启东中学内部讲义·高考生物专题教程 题型:071
近年来,工业和城市迅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垃圾、粉尘等物质不断地进入水体,水质受到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如何避免污染,治理污染水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进入水体的无机有毒物主要是铜、镉、铬、砷、汞等重金属。有毒金属在自然界一般不易消失,通过食物链富集。由于农药DDT的使用,科学家们甚至在无人居住的南极企鹅体内发现了汞和五氢苯酚等杀虫剂的残留物。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南极大陆没有人类的生产活动,企鹅体内为何会有农药DDT的残留物?
(2)下面是甲、乙、丙、丁4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DDT的平均浓度。
①这4个种群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
②写出这4个种群的能量流动的渠道________。
③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________越高,生物体内的DDT浓度也越高。
(3)某些工业废水(如造纸、皮革、食品、石油等)不经处理大量排入水体后,会使水中溶解氧缺乏,为什么?
(4)你估计一个湖泊中的氧浓度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水质中最低
[ ]
A.白天、未污染
B.黑夜、未污染
C.白天、污染
D.黑夜、污染
(5)植物营养物大量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太湖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由于藻类生物疯狂繁殖,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人民健康。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减少藻类植物,采取下面哪一措施最有效
[ ]
A.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B.大量引入吃鱼的浮游动物
C.完全除去吃浮游动物的鱼
D.完全除去肉食性鱼类
(6)造成水体富营化的主要因素是磷的大量进入。某洗衣店中的含磷酸盐废水经澄清池沉淀后排入附近湖泊,该废水带入水域中的磷酸盐是引起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
藻类生物的化学式为,藻类生物与完全作用,可以生成、、。
①完成这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②由于洗涤剂排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大量繁殖,从而消耗大量,设每天排入含30%(质量)三磷酸五纳的洗涤剂100kg,湖的面积为,平均水深20m,湖水里的深度为9.1mg/,多少天后湖里的溶解氧将被耗尽?
(7)某化工厂含有大量化学毒剂的污染水排入池塘中,造成池塘中的植物迅速死亡,试分析:
①对该生物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什么影响?
②在下图坐标中,用三条曲线表示处于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并注明各曲线名称。(生物数量值可任取)
③在以下坐标中,用一曲线表示分解者短期内数量上的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4.4群落的演替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地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但人类的许多活动,却对群落的自然演替产生负面的影响。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回答问题。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的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在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己有一半被挖尽,另外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物种也濒临灭绝。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事例四: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1)从以上事例中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 (2)你认为在草原地区,从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出发,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4)下列哪项是以上群落演替的趋势(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5)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特点( )
A.有规律 B.可预测 C.有一定方向 D.永远进行,无终止
(6)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近几年黑龙江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哈-大-齐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张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地处齐齐哈尔的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查繁殖季节这片保护区中丹顶鹤的种群密度,研究人员对保护区内1hm2内的6只丹顶鹤做标志后放回原地,再次捕获的8只中,有2只带有标志,该保护区中丹顶鹤的种群密度为 只/hm2,以上调查丹顶鹤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 。
(2)随经济发展,人口增多,保护区毁草填湖、毁林建房现象时有发生,人类的这些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
。
(3)纵横交错的公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联系,某种群由于被公路隔开,产生了 ,导致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4)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 结构。
(5)扎龙自然保护区受到轻度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是 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