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不可能发生(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ATP的合成和水解
C.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相互转变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结合

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由突触的特殊的结构决定的,兴奋经过突触时突触小泡膜会与神经元细胞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此时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解答 解:A、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是胞吐,存在膜的融合与转化过程,A正确;
B、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消耗能量,存在ATP的水解和合成过程,B正确;
C、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相互转变,C正确;
D、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因此信号分子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流动性,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机理和单向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点对应的浓度

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TP分子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
B.根细胞缺氧时细胞质基质中能合成ATP
C.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加快
D.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以下生物中,都有染色体的一组生物是(  )
A.噬菌体和根霉B.细菌和变形虫C.蓝藻和酵母菌D.衣藻和草履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甲是某植株示意图,乙表示该植株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作答:
(1)乙图中F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②处的生长素浓度,欲使②萌发成侧枝,可采用的方法是摘掉顶芽(或打顶、摘心、摘掉①).
(2)将该植物置于左侧光照下,一段时间后,乙图中的C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④处的生长素浓度.
(3)当生长素浓度在10-8-10-4mol•L-1区间时,对根、芽、茎生长的作用依次是抑制、促进或抑制、促进.
(4)将植物横放后,若根部⑥比⑤处生长快,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对应乙图的E点.
(5)已知除草剂能使杂草的茎死亡,从而导致杂草死亡,请问用除草剂除草时生长素浓度应处于乙图的大于10-2mol•L-1(或大于G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大于G,)范围下.
(6)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有浸泡法、沾蘸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自然选择有关
B.新物种的诞生仅丰富了物种多样性
C.外来物种引入一定会危害生物多样性
D.建立动物园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佳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B.①②⑤C.④⑤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沙丘和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分群落的重要依据
D.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植妫激素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赖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单向刺激无关
C.脱落酸能够影响植物细胞中基因的表达
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