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后膜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B.反射弧的效应器由肌肉或腺体组成
C.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

解答 解:A、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A错误;
B、反射弧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B错误;
C、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C错误;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反射、反射弧各部分的组成及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生物膜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生物膜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B.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实现自我更新
C.细胞裂解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D.人体肝脏细胞与神经细胞上的膜蛋白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为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此图表示动物细胞的模式图,因为此细胞具有[①]中心体
(2)图中双层膜的结构有②⑦(填标号).
(3)细胞膜从结构上看,其特点是具有流动性,从功能上看,它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4)能够被詹纳斯绿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②]线粒体.
(5)对细胞核功能的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浓度可能a>b>c,细胞渗透吸水
B.溶液浓度可能a=b=c,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溶液浓度可能a<b<c,细胞渗透失水
D.a、b、c三处的颜色分别为无色、绿色、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作为一个生命系统,细胞内部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如图表示某种高等生物细胞中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与抗体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抗体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需要能量,与能量生成极为密切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3)细胞膜与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芦苇成熟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以提高芦苇的产量
B.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C.植物细胞可合成乙烯利来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进而引起植株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a、b、c、d表示细胞器,下表是其中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细胞器蛋白质(%)脂质核酸(%)
6728微量
59400
39059
(1)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示踪法.
(2)表中甲、丙分别是d、a(填图中字母).
(3)图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a d(填图中字母)
(4)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b、c、d(填图中字母),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5)真核生物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与胞内蛋白的合成场所在细胞内的分布上有什么区别胞内蛋白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中曲线①表示某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②表示Nt+1=Nt.①曲线上A、B、C、D四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从微生物中提取出一种淀粉酶,利用该酶做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

(1)由图甲的实验结果可知,该实验的研究课题是研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淀粉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淀粉,几分钟后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沸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淀粉酶被蛋白酶分解.
(3)图A表示其它条件适宜、淀粉酶浓度一定时,初始酶促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关系曲线,图B表示加入物质X后其它条件适宜、淀粉酶浓度与A实验相同时,初始酶促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关系部分曲线,说明物质X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加入物质X后初始酶促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思路,请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实验思路:第一步,取淀粉酶溶液均分为若干等份(量与前面实验相同),分别加入等量的物质X,配置成混合液;取相同的试管若干,编号为甲、乙、丙…,第二步,在温度为50℃、其它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往试管甲、乙、丙…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混合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的相对浓度为15、20、25…的淀粉溶液.第三步,测量并记录各试管初始反应速率,进行统计分析.
②预测实验结果:(在图乙中绘制B曲线接下去的变化情况)因为物质X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将会降低酶的活性,使曲线B将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