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白菜细胞的形态,可以检验其细胞壁是否已被除去
D.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不完全相同

分析 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融合方法诱导手段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解答 解:A、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含有甲和乙的全部遗传物质,因此其染色体数目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不同,A错误;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需用胰蛋白酶处理,B正确;
C、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去除细胞壁后剩余的原生质体呈圆球形,因此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白菜细胞的形态,可以检验其细胞壁是否已被除去,C正确;
D、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过程及意义;识记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及应用,能与植物体细胞杂交进行比较;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胸腺素能够促进T细胞的分化、成熟,增强T细胞的功能。下列病人中不适合用胸腺素的是

A.器官移植的病人

B.SARS病人

C.AIDS病人

D.结核病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患者下肢运动障碍.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与HIV相同,主要寄生在如图c细胞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脊髓灰质炎病毒寄生和破坏的细胞是传入神经元
B.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C.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它的结构一定很稳定
D.反射弧中的兴奋传导是由c传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请回答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处理扦插枝条,促其生根.为了验证萘乙酸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作用相似,某人取生长状况一致的某植物嫩枝若干条,随机平分为A、B、C三组,进行了下表中实验:
组别处理培养
A组去掉嫩叶,浸于10ppm的NAA溶液中24h后取出枝条,用清水洗净,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杯外包上黑纸避光,观察枝条生根情况
B组不去掉嫩叶,浸于10ppm的NAA溶液中
C组不去掉嫩叶,浸于清水中
①实验中有2组(填“1”“2”或“3”)对照实验.
②用黑纸包住烧杯遮光的原因可能是避免光对植物生根的影响.
(2)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图1所示.

①图1中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的变化说明,乙烯可诱导气孔关闭.
②用0.004%浓度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
(3)为研究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者用乙烯利、cPTIO(NO清除剂)等处理拟南芥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所示结果可以推测乙烯通过诱导NO的产生,导致气孔关闭(或开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长江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由于流入长江的次级河流在流经城镇时,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河流,造成河流污染.某小组利用人工浮床技术对次级河流中水质净化分析,实验装置如图.

(1)图中植物的作用是吸收水中的化学元素.该植物采收后,可以直接用作饲料,也可干燥处理后用来提取铜、锌、汞等金属.
(2)此案例属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的实例,它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等(写一个即可).
(3)该小组利用人工浮床开展了”茭白和菖蒲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你认为该实验装置应该准备4组,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一组只栽茭白,一组只栽菖蒲,一组混合等量的茭白和菖蒲,一组空白对照.
(4)为了避免实验误差,你认为每个实验装置中的植物株数应相等且多数.
(5)该工程能有效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其原因是:一方面浮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利用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减少藻类生长所需的无机盐;另一方面又能通过遮光作用来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除要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和激素外,还要控制适宜的pH、温度、光照等条件
(2)如图为胡萝卜素萃取样品的鉴定结果示意图,图中②代表的物质是其它色素杂质.上述鉴定所用的方法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3)为了调查南充市西河的水质状况,某兴趣小组决定测定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对细菌进行分离.
①该小组采用涂布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培养基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约为3.8×107个.同时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一起培养,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②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氧气)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1中,Ⅰ~Ⅴ表示某植物细胞某些代谢过程,a~c表示相关物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指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除温度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1)图1中,I~V过程,能产生ATP的是Ⅰ、Ⅲ、Ⅳ、Ⅴ(用图中罗马数字表示);物质a、b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
(2)请写出图1中III、IV、V的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3)从图2分析,在某温度条件下,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X(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
(4)从图2分析,维持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维持16℃,植物能否生长?能够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成分含量
NaNO33g
K2HPO41g
KCI0.5g
MgSO4•7H2O0.5g
FeSO40.01g
(CH2O)30g
H2O1 000mL
青霉素0.1万单位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以用途划分,则属于选择培养基.
(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
(3)此营养液若用来培养固氮微生物,则应除去的成分是NaNO3
(4)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CH2O).
(5)各种成分在熔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调pH,接种前要进行灭菌.
(6)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CH2O),应加入的物质是纤维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结构的统一性表现在(  )
A.都有染色质B.都有细胞膜C.都有内质网D.都有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