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据图分析:甲图中F(突触)的结构可知,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图乙是突触结构,是甲图中F结构的放大.
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解答 解:(1)图1中乙是突触,是F处结构,在突触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针刺感受器A,引起效应器E收缩,该过程反射弧完整,属于反射.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③突触后膜上.
(3)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所以兴奋部位膜内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正电位.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进行单向传递.所以刺激Ⅱ处,可检测到D、E处有电位变化.
(5)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时,突触前膜恢复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故答案为:
(1)F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非条件)反射 ③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
(3)负电位→正电位(由负变正)
(4)D、E
(5)D
点评 本题考查反反射的结构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能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斯帕兰扎尼发现胃存在化学性消化 | |
B. | 毕希纳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而不是细胞本身 | |
C. | 李比希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 | |
D. | 萨母纳尔提取脲酶结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甲中,因反应液中酶的数量有限,当反应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 | |
B. | 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 | |
C. | 图乙中,温度超过a点后反应速率急剧下降,原因是高温条件酶活性逐渐下降至失活 | |
D. | 图丙中,pH从6上升到10的过程中,酶活性先增强,后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狼彻底消失,则兔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 |
B. | ③和④属于兔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 |
C. | 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某区域狼的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0只,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区域狼的数量估计为60只 | |
D. | 狼和兔依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反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发生定向的基因突变 | |
B. | 长期的地理隔离必定会导致生殖隔离 | |
C. |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 |
D. | 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必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 |
B. | 与斐林试剂检测相比,用尿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 | |
C. |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Ⅰ和引物Ⅱ的碱基序列应互补 | |
D. | 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能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 |
B. |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 |
C. |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 |
D. | 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张掖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春•高台县校级期末)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将0.1g/mL的NaOH和0.05g/mL的CuSO4等量均匀混合,可用于检测( )
A.梨汁中的还原糖 B.花生种子中的脂肪
C.豆浆中的蛋白质 D.小麦种子中的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