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 | |
B. | 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大,果实种子大 | |
C. | 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 |
D. | 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分析 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 | 诱变育种 | 多倍体育种 | 单倍体育种 | |
处理 | 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 用射线、激光、 化学药物处理 |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 花药离体培养 |
原理 | 基因重组, 组合优良性状 | 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 破坏纺锤体的形成,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 诱导花粉直接发育, 再用秋水仙素 |
优 缺 点 | 方法简单, 可预见强, 但周期长 | 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 | 器官大,营养物质 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 缩短育种年限, 但方法复杂, 成活率较低 |
例子 | 水稻的育种 |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 无子西瓜 | 抗病植株的育成 |
解答 解:A、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A正确;
B、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大,果实、种子大,营养丰富,B正确;
C、杂交育种只是将原有基因进行重新组合,并不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
D、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各种育种方法的优点,复习时要注意运用表格等方式进行总结、归纳、比较,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处理 | 有机碳/g•kg-1 | 全氮/g•kg-1 | 铵态氮/g•kg-1 | 硝态氮/g•kg-1 |
对照 | 6.88 | 0.69 | 3.59 | 16.69 |
秸秆表施 | 8.71 | 0.85 | 3.86 | 17.59 |
秸秆表施+蚯蚓 | 8.61 | 0.83 | 4.09 | 21.13 |
秸秆混施 | 9.24 | 0.92 | 4.29 | 18.98 |
秸秆混施+蚯蚓 | 9.39 | 0.91 | 4.21 | 21.21 |
A. |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 |
B. | 农作物秸秆回田体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再生原理 | |
C. | 蚯蚓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氮向各种无机氮的转化 | |
D. | 混施秸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可能是低氧导致分解作用减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成分 | (NH4)2SO4 | KH2PO4 | FeSO4 | CaCl2 | H2O |
含量 | 0.4g | 4.0g | 0.5g | 0.5g | 100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依据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 |
B. | 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
C. | 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
D. | 得到了植株都是纯合子且性状极相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家蝇种群来源 | 敏感性纯合子(%) | 抗性杂合子(%) | 抗性纯合子(%) |
甲地区 | 78 | 20 | 2 |
乙地区 | 64 | 32 | 4 |
丙地区 | 84 | 15 | 1 |
A. | 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 |
B. | 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C. | 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 |
D. | D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刺激A点,电流计B将出现2次偏转,说明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为双向传导 | |
B. | 突触后膜可能是该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树突膜或轴突膜 | |
C. |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一定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 |
D. | 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突触的数量会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