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 |
B. |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 |
C. |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 |
D. | 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较不敏感,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较敏感.
解答 解: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倒过来运输,A错误;
B、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正确;
C、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C正确;
D、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顶端优势说明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不同器官或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对于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曲线模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正常的mRNA通常会结合多个核糖体,产生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条肽链 | |
B. | 可根据合成的肽链长度判断mRNA是否被氧化 | |
C. | 质控因子能催化mRNA水解,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 | |
D. | 控制质控因子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T4噬菌体 | B.烟草叶肉细胞 | C.烟草花叶病毒 | D.草履虫 | |
碱基 | 5种 | 8种 | 4种 | 5种 |
核苷酸 | 5种 | 8种 | 8种 | 8种 |
五碳糖 | 1种 | 2种 | 2种 | 2种 |
A. | T4噬菌体 | B. | 烟草叶肉细胞 | C. | 烟草花叶病毒 | D. | 草履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
B. |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 | |
C. | 构成RNA分子的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 |
D. |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分布在不同部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 |
B. | 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
C. |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 |
D. |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的地位一样”。这句话指出了噬菌体作实验材料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______________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____________。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______,否则细胞外_____________放射性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起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黄色非甜玉米与白色甜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甜籽粒与白色非甜籽粒 | |
B. | 玉米籽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 | |
C. | 小明患21-三体综合征 | |
D. | 在野外的棕色猕猴中出现了白色猕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