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如图为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其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在线粒体中也能发生
B.①链中$\frac{A+C}{G+T}$的比值与②链中的不同
C.以③为模板合成⑤时需要三种RNA参与
D.③中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密码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中①和②都是DNA单链,其中②链是转录的模板链;③为转录形成的mRNA,是翻译的模板;④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⑤代表多肽链.

解答 解:A、图示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也能发生在线粒体中,A正确;
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frac{A+T}{C+G}$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B正确;
C、以③mRNA为模板的翻译过程需要三种RNA参与,即mRNA(翻译的模板)、tRNA(识别密码子并转运氨基酸)、rRNA(组成核糖体),C正确;
D、③上的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因此终止密码子不能被tRNA识别,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明确;此外还要求考生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能应用其延伸规律准确判断B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动植物资源和它们的基因

B.模仿蝙蝠发明雷达,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建立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D.酸雨、沙漠化、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玉米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F2自交或测交,下列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3:1
C.测交结果中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比例为3::3:1:1
D.测交结果中甜与非甜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米象是一种以小麦种子为食、活动能力弱的昆虫.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环境中,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该种温带米象种群增长率(rm)的影响,如图所示.据此做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调查小麦中米象的种群密度时需随机取样

B.在30℃、小麦含水量14%时米象危害较重

C.在25℃、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D.若研究对象为热带米象,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般不用淀粉作为底物
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
C.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通过测定气泡或者氧气释放的多少可达到目的
D.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时,应先用设定的温度分别处理底物和酶液后再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②④⑤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当⑤处的渗透压升高时,则会引起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C.分布于③、④、⑤的免疫反应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D.若图为胰岛组织,饭后一小时,①处的胰岛素浓度比⑥处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科学家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
(1)由图1可知,随入侵程度的加大,本地原有植物群落丰富度减小;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竞争关系,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该入侵物种生长的物质.
(4)图2中A表示的能量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科研组将多个细胞均分为两组,一组做去核处理,另外一组不做去和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存活的细胞数量若下表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012341030
有核部分100797877746765
无核部分100816220000
A.培养第1天,有核细胞死亡数比无核细胞多,其原因主要与细胞核的功能有关
B.培养第1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都在死亡,其原因主要与细胞受损有关
C.培养第2天到第4天,无核细胞死亡很多,其原因主要与实验中细胞膜损伤有关
D.培养第1天到第3天,两组实验的细胞内某些蛋白质的含量可能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蓝藻细胞只属于一个细胞层次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膜
D.蓝藻细胞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