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用到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的去向
B.从该示意图可以看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以H2O和CO2为原料
C.如果水和二氧化碳充足,实验产生的A与B物质的相对分子量之比始终应为8:9
D.如果水和二氧化碳充足,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都会出现18O

分析 1、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stackrel{光能}{→}$ 4[H]+O2
b.ATP的生成:ADP+Pi$\stackrel{酶}{→}$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 +C5 $\stackrel{酶}{→}$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 $\stackrel{酶}{→}$(CH2O)+C5+H2O.
2、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stackrel{酶}{→}$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6H2O$\stackrel{酶}{→}$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
③24[H]+6O2$\stackrel{酶}{→}$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
3、根据光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出,氧气中氧元素的来源于水中的氧原子,所以A物质是16O2,B物质是18O2,所以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32:36=8:9.

解答 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实验用到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的去向,A正确;
B、从该示意图可以看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以H2O和CO2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水中氧元素来自CO2,而产生的水又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在水和二氧化碳充足的情况下,实验产生的A与B物质的相对分子量之比不可能始终为8:9,C错误;
D、由于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O2,而产生的CO2又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在水和二氧化碳充足的情况下,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都会出现18O,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中元素去向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中的各个化学方程式,在反应方程式中,最最核心的就是水的光解的反应式,可以直接推导出氧气中氧元素来源于水分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使生物与非生物有机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均为信息分子,前者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B.非蛋白质类激素自身的合成不受基因组的控制
C.信息分子在细胞间起作用时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有关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非葡萄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状况,主要原因是血糖浓度降低,能量供应不足
(2)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浓度较高,说明血液中的脂肪酸和氨基酸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3)若餐后l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①(从下列序号中选).
①A=B=C    ②A<B=C    ③A<C<B
(4)预测不进早餐组胰高血糖素上升最快,原因是血糖浓度过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强.
(5)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调节过程与胰岛B细胞上的相关受体有关,在该过程中,相关受体识别的物质有①④(填序号).
①甲状腺激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胰岛素    ④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展示的为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B.该模型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为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C.磷脂双分子层为轻油般的流体,构成膜的基本支架,是生物膜“流动”的基础
D.功能越复杂的膜,其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就越多,且所有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关于青蒿素抗病机理百度如下“抗疟疾作用机理主要在于在治疗疟疾的过程通过青蒿素活化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疟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构,使其泡膜、核膜以及质膜均遭到破坏,线粒体肿胀,内外膜脱落,从而对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造成破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蒿细胞存在控制青蒿素合成的核酸
B.疟原虫是真核需氧生物
C.青蒿素只破坏疟原虫细胞的膜结构而没有破坏人体细胞的,说明疟原虫的膜结构的基本支架不是磷脂双分子层
D.中药治病的机理正是因为中药材中含有某些特殊的元素或化合物,保护其他生物具有和保护人类自身一样的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某细胞中存在反应:葡萄糖+果糖$\stackrel{酶}{→}$蔗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都是不能水解的糖
B.催化该反应的酶也能催化蔗糖的水解
C.组成果糖、蔗糖和酶的元素均只为C、H、O
D.该反应为放能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艾滋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衣物和洁具B.血液和精液C.食物和空气D.蚊虫和老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花生的含油量随世代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选择对高含油量花生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B.改变了花生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突变

D.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