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氧气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B、D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D、叶绿体中的ATP进入细胞质基质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专题:
分析:1、水、氧、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等物质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2、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孔是大分子物质的通道,但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3、细胞中产生ATP的生理作用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其中在叶绿体中产生的ATP只应用于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解答: 解:A、氧气属于非极性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通过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即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A错误;
B、DNA不能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B错误;
C、细胞核中的DNA经转录形成mRNA,mRNA通过核孔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后通过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C正确;
D、叶绿体中产生的ATP只应用于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不能进入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细胞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于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
B、真核细胞中存在内质网可以增大膜面积,为酶的附着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C、科研上鉴别细胞死活可用台盼蓝染色,凡是死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在细胞核的统一调控下,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代谢、遗传等各项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 
A、是否含有色素
B、是否含有核酸
C、有无膜结构
D、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了实现燃料供应来源多样化,如今,发展长期替代化石燃料的产品,如燃料酒精、生物柴油、沼等的计划已经被列入我国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之中.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燃料酒精).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用甘蔗外植体为材料进行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请在下表中填出操作步骤第三步的名称.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
主要操作步骤配置
培养基
外植体
消毒
 
培养移栽栽培
(2)若上述过程是在中学生物组培实验室里进行的,则第三步需要使用酒精(包括酒精灯).酒精(及酒精灯)在此的两个主要用途是:
 
 

(3)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将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
 
培养基.在配置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额外添加
 
,并将pH值
 
,然后添加琼脂,在进行
 
 处理后,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经过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稀释,并涂布平板.
步骤4:筛选突变菌:挑选在此培养基上生长
 
菌落,即为耐高糖、耐酸特性的酵母菌.
(4)当第四步结束后,获得了大量幼苗.在此过程中,外植体通过脱分化产生
 
,然后通过调整植物激素比例,进行
 
,形成具有芽和根的幼苗.此过程中使用的激素主要是
 
 

(5)甘蔗榨汁以后还有大量的蔗渣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它们
 

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列举两种生物分解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试管动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B、蛋白质工程生产的蛋白质是自然界不存在的
C、分割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要求均等分割
D、克隆动物的性状与供核动物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相比,其突出特点是(  )
A、蛋白质工程能对现有蛋白质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B、基因工程原则上能生产任何蛋白质
C、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的第三代基因工程
D、蛋白质工程可不通过转录和翻译来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
(一)实验原理
A.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B.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量,滴加碘液根据
 

(二)材料用具: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唾液稀释液、碘液等.
(三)实验步骤
①取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各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同时放入37℃、沸水、冰块中保温5min;
 

 

请回答下面问题:
(1)将上面的实验原理补充完整,并补全实验步骤.
(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无关变量是
 
(至少写出二点).
(3)步骤②与步骤③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4)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中,
 
号试管起对照实验的作用;该实验一般不用斐林试剂检测,因为斐林试剂的检测需要
 
,这将干扰实验的
 
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植物生长素促进植株生长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促进光合作用
B、促进细胞分裂
C、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
D、促进细胞伸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导致DNA复制时发生错配(如图).若一个DNA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B、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
C、这种变化一定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D、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A-T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