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细胞①是吞噬细胞
B. 细胞②是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C. 细胞③是记忆细胞,再接触该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分化
D. 细胞④寿命比较长,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吞噬细胞,②表示T淋巴细胞,③表示B淋巴细胞,④表示记忆细胞,⑤表示浆细胞。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①是吞噬细胞,A正确;细胞②是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正确;细胞④是记忆细胞,再接触该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分化,C错误;细胞④是记忆细胞,寿命比较长,细胞⑤浆细胞产生的物质为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常人体静脉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可诱导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曲线”,两个峰分别代表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基线指24小时胰岛细胞持续分泌的微量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0~5 min内胰岛素可能来自胰岛B细胞中之前贮存的
B. 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会降低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C. 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D. 第二时相胰岛素的分泌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该过程有下丘脑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菠菜的性别决定类型属于XY型,其抗病(D)对感病(d)为显性、叶片卵形(E)对剑形(e)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在实验过程中染色体无交叉互换行为):
亲本组合 | F1表 现型 | F2表现型及数目 | ||||||
实 验 一 | 抗病卵形( ×感病剑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剑形 | 感病 卵形 | 感病 卵形 | 感病 剑形 |
156 | 78 | 78 | 52 | 26 | 26 | |||
实 验 二 | 抗病卵形( ×感病剑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剑形 | 感病 卵形 | 感病 卵形 | 感病 剑形 |
162 | 81 | 81 | 54 | 27 | 27 |
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D、d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常”“X”或“X和Y”)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根据实验一,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等位基因E、e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只考虑叶片形状的遗传,用某基因型的雄菠菜M与任何雌菠菜杂交,后代中雄菠菜的表现型都为卵形,则实验一的F2中,与雄菠菜M的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F2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沙漠高温条件下,某种植物夜晚气孔开放,吸收CO2合成有机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储存的CO2释放出来,用于光合作用。下图为该种植物24h内CO2吸收量和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植物光合作用所需CO2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8时,CO2吸收量急剧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a时前相比,a时后该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其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如甲图),转至以14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收集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图为离心结果模拟图。已知大肠杆菌DNA中胞嘧啶个数为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丁过程中所需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B.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C.出现丙结果至少需要40分钟
D.出现丁结果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4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是_____________,图中所示①~⑦的过程中,以CO2形式完成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乙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和丙是完成碳循环的必备成分,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甲和丙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
(3)假设去掉①所示的过程后,该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丙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丙同化的能量除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余的去向为________________;丙粪便中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丙的同化量。
(4)某些植物的开花常常受到日照时间的控制,这反映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激素甲、乙、丙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
B.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剥制神经—肌肉标本如甲图所示将其浸注在可保持标本活性的液体A中。图乙为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
(1)液体A的成分应和___________相似。与神经细胞内液相比,液体A中钠离子、钾离子的浓度所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其渗透压应___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神经细胞细胞内液渗透压。
(2)当兴奋传导到图乙的突触前膜,引发______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Ach(乙酰胆碱),Ach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肌膜的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填“外正内负”或“外负内正)。
(3)分离标本中的神经纤维并按图丙、图丁分别连接灵敏电流计,则:
①电流计按照图丙、图丁所示的连接方法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出该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h=k同时在图丙、图丁中a、c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观察指针偏转,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___________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受刺激时,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B仅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细胞D仅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B.细胞B、C、D均能识别血清中的相应抗原
C.A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图示过程有溶酶体参与
D.若④代表病毒,则细胞C就代表效应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