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我国科学家成功的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培育的抗虫棉对棉铃虫等害虫毒杀效果高达80%〜100%.
(1)要确定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后是整合到染色体DNA上,还是整合到细胞质DNA中,可选用抗虫棉与普通棉作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
(2)若某一个棉花受体细胞中导入并整合了两种抗虫基因,如图所示,将该细胞经组织培养培育成一株抗虫棉植株A,让该抗虫植株A自交,后代中抗虫植株出现的概率为$\frac{15}{16}$若该抗虫植株A与普通棉杂交得到F1,F1中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的比例是:3:1.
(3)科学家们预言,即使是纯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植株的抗虫能力也将下降.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抗虫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②棉铃虫等害虫的抗性增强.

分析 1、鉴定目的抗虫基因是导入了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可以用具有该相对性状的生物进行正反交:如果正交与反交的杂交试验结果相同,则说明抗虫基因导人棉细胞后整合到染色体DNA上;如果正交与反交的杂交试验结果相同,则说明抗虫基因导人棉细胞后整合到细胞质DNA中.
2、两个抗虫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中含抗虫基因与不含抗虫基因的比例为3:1.

解答 解:(1)要确定抗虫基因导人棉细胞后是整合到染色体DNA上,还是整合到细胞质DNA中,可选用抗虫棉与普通棉作为亲本进行正交与反交的杂交试验.如果正交与反交的杂交试验结果相同,则说明抗虫基因导人棉细胞后整合到染色体DNA上;如果正交与反交的杂交试验结果相同,则说明抗虫基因导人棉细胞后整合到细胞质DNA中.
(2)两个抗虫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中含抗虫基因与不含抗虫基因的比例为3:1,因此,自交后代中抗虫植株出现的概率为$\frac{15}{16}$.
若该抗虫植株A与普通棉杂交得到F1,由于该植株产生的配子中含抗虫基因与不含抗虫基因的比例为3:1,而普通棉产生的配子都是不抗虫的,故F1中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的比例是:3:1.
(3)此种“转基因抗虫棉”在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由于抗虫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或者棉铃虫等害虫的抗性增强,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
故答案为:
(1)抗虫棉与普通棉   正交和反交
(2)$\frac{15}{16}$   3:1
(3)①抗虫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②棉铃虫等害虫的抗性增强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了解基因工程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要在温室内培育出又大又甜的哈密瓜,对温室的控制不当的是(  )
A.白天适当降低温度B.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C.增加光照时间D.适当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frac{1}{4}$B.$\frac{3}{4}$C.$\frac{1}{9}$D.$\frac{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在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其步骤分别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过程用到的试剂为盐酸和酒精.用洋葱根尖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将细胞分散开可以进行解离、捣碎、压片等操作才能实现.
(2)在观察有丝分裂时,首先要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可通过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细胞所处时期.若只跟踪分生区的一个特定细胞,则无法同时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其原因是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当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染色体时,若要提高视野的清晰度,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3)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为12小时,显微镜下计数各时期的细胞数目如下:间期880个,前期67个,中期18个,后期和末期35个,计算间期所占时间(单位: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10.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过程中进行了基因重组,亲子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果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则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则说明发生了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一定会改变基因的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植物乃至人类自身的生殖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既解决了一些社会的需求,也带来了一些社会的忧虑.请根据下列各种情况,回答有关问题:
(1)试管婴儿技术:解决了部分夫妻不育的难题或生育健康后代的要求.这种技术和母亲正常怀孕生产过程的相同之处是都是以受精卵为发育起点,不同之处在于试管婴儿是在体外进行受精后,在试管中进行胚胎培养;最后选取健康的胚胎进行胚胎移植,保证生出健康的孩子.
(2)胚胎分割技术:可解决良种动物快速大量繁殖的问题;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对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将影响分割后的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如需做性别鉴定,还需从滋养层细胞取样做DNA分析.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用来培育一些种间亲缘关系较近的杂交种,如白菜-甘蓝,实质上是利用了植物细胞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 两大关键技术来实现.
(4)利用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植物:如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玉米细胞中,可培育转基因高赖氨酸玉米.选用的表达载体可以是农杆菌的Ti质粒,是因为该质粒的T-DNAT-DNA可以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将其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除农杆菌转化法外,还有花粉管通道法或基因枪法等法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DNA分子的一条链$\frac{A+G}{T+C}$=2,这种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A.都是2B.$\frac{1}{2}$和2C.$\frac{1}{2}$和1D.2和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人体内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TP有提供能量和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
B.ATP是生物体内直接能源物质
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快
D.细胞内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单糖的是(  )                   
①葡萄糖  ②乳糖   ③脱氧核糖   ④淀粉  ⑤麦芽糖.
A.①②B.③④C.②⑤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