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中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显著特点的是(  )
A.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B.在细胞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C.在细胞分裂末期,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D.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分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前期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解答 解:A、动物细胞是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A正确;
B、在有丝分裂前期,动物细胞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正确;
C、在细胞分裂末期,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形成细胞板,C正确;
D、有丝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点,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能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对呼吸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植物体任何活的细胞均可进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C.衰老的叶片比幼嫩的叶片呼吸作用强
D.呼吸作用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
A.对刺激产生的反应B.物质和能量交换
C.基因的传递与变化D.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γ(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α位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选项中,对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影响最小的是(  )
A.液泡中色素的含量B.细胞含水量
C.温度D.二氧化碳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以下关于癌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A.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子
B.癌变的内因是原癌基因突变成抑癌基因
C.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值
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表示转基因烟草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示过程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若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目前采用最多、最有效的是显微注射技术.
(2)为便于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外源基因,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上应有标记基因,还应有启动子和终止子,以利于外源基因的表达.
(3)该过程中用到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外源基因的检测首先要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技术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其次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最后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该种群的基因型分别为YY、Yy、yy,它们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50%、20%、30%.计算Y和y的基因频率依次为(  )
A.55%和45%B.45%和55%C.60%和40%D.40%和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胰岛A细胞分泌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