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如图是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从本质上讲,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体现出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
(2)图中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T0.Tb温度下酶活性为0最可能的原因是温度高、酶变性失活.
(3)请你选用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用具:
鸡蛋清、蛋白酶、淀粉酶、试管、小烧杯、小刀、恒温水浴锅(温度可调)、秒表等.
实验步骤:
a.将蛋清放入小烧杯中加热使其凝固.
b.将凝固蛋白切成体积相同的小块,分别放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c.向1、2号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蛋白酶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并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
d.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有: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5、生物实验中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是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无关变量是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6、生物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解答 解:(1)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酶具有高效性是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够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题图曲线是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由图知淀粉酶在温度为T0时活性最高(低于或超过该温度酶的活性均降低),可推知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T0;Tb温度下酶活性为0最可能的原因是Tb时,温度高、酶变性失活.
(3)该实验是验证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根据实验材料和用具,此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因变量是凝固蛋白切体积的变化,其实验步骤如下:
a、将蛋清放入小烧杯中加热使其凝固.
b、将凝固蛋白切成体积相同的小块,分别放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c、向1、2号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蛋白酶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并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
d.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1、2号的两支试管中凝固蛋白小块在相同时间内的体积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活化能
(2)T0 温度高、酶变性失活
(3)向1、2号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蛋白酶溶液和淀粉酶溶液

点评 本题结合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考查酶和实验设计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本质和特性,明确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掌握生物实验设计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曲线a表示二氧化碳量;曲线b表示酒精量.判断依据是随氧气浓度升高,酵母菌无氧呼吸减弱,有氧呼吸增强,所以酒精产生量减少,二氧化碳产生量增加.
(2)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酒精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
(3)氧气浓度为a时,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占葡萄糖总消耗量的$\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至少存在8条食物链.
(2)对于鹰来说,图中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草→老鼠→鹰.
(3)蛇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有三个营养级,分别是第三、四、五营养级.
(4)若植食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的数量锐减?说明理由.食虫昆虫的数量锐减.食虫昆虫的食性单一,植食昆虫减少时,其食物来源减少,同时又被与之有竞争关系的蛙和食虫鸟捕食,故食虫昆虫的数量在短期内锐减.
(5)该食物网中的主要成分是草,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b、c、d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叶肉细胞内,H2O→O2发生于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伴随该过程的能量变化为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欲探究a过程中C元素的转移途径,采取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2)人体骨骼肌细胞内,c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与等量葡萄糖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C过程的不同点是该过程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有机物中的能量逐步地释放出来.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因氧不足而出现d(用字母表示)过程.
(3)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有无酒精产生,发酵罐接种酵母菌酿酒过程中有“先来水后来酒”的现象,请解释其原因: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当氧气消耗完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物种组成的不同主要从物种数目和每个物种的个体数量的多少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甲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图乙表示此反射弧中某一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甲中的①表示反射弧结构中的感受器,④表示传出神经,在④处给予适宜刺激,③处不能(填“能”或“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2)在图乙中,当兴奋传至②时,神经递质释放到③中的组织液(填一种细胞外液)中,然后作用于④上的特异性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中数字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①线粒体;②突触小泡;③神经递质;
④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的受体;⑤突触后膜;⑥突触前膜.
(2)箭头表示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上单向传导,原因是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曲沃中学校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有机物M1、M2、M3、M4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多

②.M3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

③.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

④.在SARS体内,将M4彻底水解,得到5种碱基,2种五碳糖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零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摸底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生物小组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素提取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一

实验二

二氧化硅

粒径/目

用量/g

20

50

100

200

1

3

5

7

9

叶绿素含量(mg/l)

0.613

0.699

0.593

0.592

0.490

0.648

0.610

0.575

0.553

注:“目”表示颗粒大小的单位,且目数越大粒径越小;“叶绿素含量”表示每克叶中叶绿素的提取量。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叶绿素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中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3)依据实验一的结果,实验二最好选用粒径为 的二氧化硅。在实验二中,粒径大小属于 变量。

(4)若实验使用的菠菜培养于缺镁培养液中,则提取到的叶绿素含量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