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符合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生长受抑制.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实验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a、e、g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分析 1、根据图1分析,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也是用于排除外来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图2显示,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是“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Ⅱ、Ⅲ和Ⅳ组比较说明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是“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3、Ⅱ、Ⅲ、Ⅳ三组中,A叶片的数目分别为2、1、0,对应B叶片的面积递减,说明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

解答 解:(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
(2)根系和幼芽能产生细胞分裂素;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除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插条插在营养液中,生长过快,影响实验结果观察.因此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符合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3)从图2中可以直接看出,实验的自变量为处理对象之一-叶片.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4))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B叶面积比对照组小,说明其生长受抑制.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实验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B叶的生长会抑制A叶的生长,甚至使其衰老脱落.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想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简便,包括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故答案为:
(1)产生 调节
(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 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单一变量
(3)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4)生长受抑制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
(6)a、e、g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概念、实验分析能力,属于对识记、应用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遗传信息都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中
②绿色植物线粒体内合成ATP常比叶绿体中光合作用合成的ATP多
③细胞内转录时以DNA分子中的一条完整链为模版合成RNA
④细胞内的小分子物质不会通过囊泡排出细胞
⑤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和细胞膜融合的位点是随机的
⑥具有催化功能的转录产物不会有密码子.
A.1项B.2项C.3项D.4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ATP和核酸都一定含有腺苷
C.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D.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很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⑨表示氢键,⑤⑥⑦⑧分别代表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
D.D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且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1910年5月,摩尔根从他们自己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第一个他称为“例外“的白眼睛的雄蝇.用它做了下列实验(注:不同类型的配子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均相同).
实验:将这只白眼雄蝇和它的红眼正常姊妹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1)从实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红眼.
(2)根据实验的结果判断,果蝇的颜色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遵循(填“遵循”或“不遵循”.请写出判断的最主要依据.杂种子一代雌雄交配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3)在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这是孟德尔的理论不能解释的,请你提出合理的假设: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4)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3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5种.
(5)假设你是某研究小组的成员,实验室提供各种基因型的果蝇.请你利用上述杂交获得的后代,设计最佳杂交实验,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雌蝇都是呈红眼,雄蝇都是白眼,则说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的实验中,漂洗的作用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2)某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在形成配子时,最多可形成16种.
(3)萨顿假说推论的研究方法是:类比推理
(4)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5)与癌症有关的基因不是单一的,其中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的是原癌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请据图甲回答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Ⅰ.图甲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
图甲中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b分为[H]和ATP;它们参与暗反应中的C3的还原过程.
Ⅱ.图乙为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C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光照强度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开学考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 。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 。在下列方框中试以箭头表示a~d四者物质交换概况。

(3)图中a~d,O2浓度最高的是 ,CO2浓度最高的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C利用。

(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d与b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年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