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鸡属于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如图是鸡的正常卵原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模式图(仅示2号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正常卵原细胞可产生的雌配子类型有四种
B.突变细胞Ⅰ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突变细胞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D.突变细胞Ⅲ中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B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与正常细胞相比可知,突变体Ⅰ中A基因变成a基因,属于基因突变;突变体Ⅱ中一条2号染色体缺失了一端,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突变体Ⅲ中一条2号染色体的片段移到Y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A、图中正常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类型有四种,即AZ、AW、aZ、aW,A正确;
B、突变体Ⅰ中A基因变成a基因,其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B错误;
C、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C正确;
D、突变体Ⅲ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导致基因A和a不再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分离不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B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真核细胞内发生的某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碱基总数与其模板链上碱基总数一致
B.图示为翻译,核糖体在②上从右向左移动
C.随核糖体移动①将读取mRNA上的密码子
D.该过程中既有氢键的形成,也有氢键的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的金属结合蛋白,某研究小组计 划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构建转基因工程菌,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净 化处理。PCR 扩增过程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高表达 MT 蛋白的生物组织中提取 mRNA,通过_____获得_____用于 PCR 扩增。
(2)设计一对与 MT 基因两端序列互补配对的引物(引物 1 和引物 2),为方便构建重组质粒, 在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 _____ 位点。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_____,而造成引物自连。
(3)PCR 扩增时,退火温度的设定是成败的关键。退火温度过高会破坏_____的碱基配对。退 火温度的设定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有关,长度相同但_____的引物需要设定更高的退火温度。
(4)如果 PCR 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则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有_____(填序号:①升高退 火温度②降低退火温度③重新设计引物)。
(5)图中步骤 1 代表_____,步骤 2 代表退火,步骤 3 代表延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 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 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 速率比植物乙的低
C.叶温为 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 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 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 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白酒发酵的窖池中,当培养液的pH≤4.5时,酵母菌的代谢活动逐渐受到抑制,甚至停止。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3.5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能力,适宜作白酒发酵生产用菌种,为选育适合白酒生产的耐酸性强的酵母菌,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发酵过程中,窖池中培养液的pH会逐渐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窖底泥,溶于10mL无菌水中,再取1mL 上清液接入一定量的麦芽汁培养基中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后分别接种到不同酸碱度的麦芽汁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见下表。为选择合适的菌种,根据培养结果,可从表格中pH范围为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获得菌种。注:“+”越多表示菌体长得越好
pH=5 | pH=4 | pH=3 | pH=2.5 | pH=2 |
+++++ | ++++ | +++ | ++ | + |
(3)通过图示_____________法进行纯化培养,取最终的酵母菌稀释液0.1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要将涂布器___________后才能进行操作。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其中某组的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99个、92个、94个,则可以推测酵母菌液中每毫升含菌数为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实验获得了三个耐酸性较强的酵母菌菌株,特点如下表。
菌株 | A | B | C |
特点 | 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 pH≤3.5时,生长代谢正常,pH4~6时不正常 | pH2.5~6,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
依据菌株特点,研究者认为________菌株更适合作为白酒发酵菌株,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黄花刺病(下图)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其鲜艳的黄色花朵和满身的刺而得名,是有严重危害的有毒植物。黄花刺茄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西南部,以抢占其他植物的阳光、养料和水分作为生存的基础,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强,被世界各国列为入侵物种。我国于1982年在辽宁省首次发现该物种,后续十几年间,吉林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相继发现了该物种。
结合材料分析黄花刺茄入侵对当地的危害,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农杆菌Ti质粒的T-DNA区段结构示意图。农杆菌附着植物细胞后,T-DNA首先在农杆菌中从右边界到左边界被剪切、复制,然后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继而诱发细胞异常生长和分裂,形成植物肿瘤。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i质粒存在于农杆菌的拟核DNA之外
B.植物肿瘤的形成与A、B两个基因的表达有关
C.清除植物肿瘤组织中的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
D.利用T-DNA进行转基因时需保留LB、RB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免疫系统在监控和清除癌变细胞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科学家陈列平研究组对癌细胞与免疫系统在癌症发生中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1)癌细胞的产生往往是由于_______________突变导致的,免疫系统通过识别癌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___进而将之清除。
(2)癌症难以治疗的原因之一是其具有一种逃避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的机制。该研究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发现在癌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的膜蛋白B7-H1可能起着上述作用:
①向624mel细胞中转入含B7-H1的_______________,利用荧光标记抗体检测B7-H1在624mel细胞中的表达量,结果如图1,说明B7-H1已在这些624mel细胞中高表达,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上述624mel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T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图2。结果表明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注射抗B7-H1单克隆抗体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癌症。
(3)①在实际临床使用中,部分患者注射抗B7-H1抗体后并未得到良好疗效。该研究组猜测,癌细胞表面可能还存在其他与B7-H1起类似作用的分子,为了找到这些能与T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分子,开发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进行筛选。图中aAPC上的膜蛋白是转入的癌细胞候选基因表达产物。此系统实现筛选的原理是___________,对照组的设置应为___________。研究组最终通过此种方法筛选到Siglec15。
②该研究组进一步进行研究发现Siglec15与B7-H1往往不会在同一种癌细胞中表达。筛选出Siglec15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4)综上,提出两条用于癌症治疗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的内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就是DNA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C.a、e过程所需的原料相同,b、c所需的原料也相同
D.b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而e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