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就如何从土壤中获得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以下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
(2)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操作时采用灼烧灭菌的方法.
(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等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第一种 (填“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4)如果观察到产生透明圈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5)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菌种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步骤③中,每次划线前后都需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C.步骤①中待倒入的培养基冷却后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D.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图④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分析 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金属接种工具常用灼烧灭菌.刚果红染液与纤维素呈红色,纤维素分解菌在含有刚果红染液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会出现透明圈,可以用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解答 解:(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2)分离和纯化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常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操作时采用灼烧的方法灭菌.
(3)刚果红不与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反应,第一种方法进入刚果红后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第二种方法在倒平板时进入刚果红.
(4)刚果红与纤维素反应呈红色,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会将纤维素分解而不能与刚果红染液呈红色,在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5)A、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被杂菌污染,A正确;
B、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B正确;
C、倒完平板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C错误;
D、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有利于表面的水分更好的挥发和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D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
(1)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
(2)平板划线法    灼烧
(3)纤维二糖   倒平板    第一种
(4)透明圈
(5)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意在强化学生对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与分离实验的操作理解,提高实验技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有葡萄糖
D.ATP脱去3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材料一中的这种蛾已经发生了进化,原因是基因频率已经发生了改变.
(2)材料二中的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是,理由是已经存在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变小.
(5)表为某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
XDXD2000
XDXd50160
xdxd100200
xDY1800
XdY170270
①.计算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60%(0.6).你认为造成B种群的基因型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含XD的雌配子不能存活(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
②.就D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大于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因为A种群的基因型多余B种群(或A种群的基因型有5种,B种群基因型只有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杜泊羊以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被称“钻石级”肉用绵羊.科研工作者通过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題:

(1)此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有体外受精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等(答出两个即可得分)(答出两个即可得分).
(2)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促性腺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进行体外受精前,需将卵母细胞培养到MⅡ中期;精子需进行获能处理.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分别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3)生产上常用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移植,移植的胚胎在受体绵阳体内存活的生理基础是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问题:
(1)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都不断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又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特点是具有全球性.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100%地流向下一营养级,原因是还有些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未利用.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3)大多数昆虫中,雌虫能释放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尾,性外激素属于生态系统信息种类中的化学信息,这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繁殖)/生物的繁殖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此原理扰乱害虫的雌雄交配,从而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破坏,这种防治技术属于生物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正常进行
B.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
C.无氧呼吸产物的不同是由于参与反应的酶不同
D.种子晒干可降低细胞呼吸的强度,从而有利于种子贮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地因甲虫成灾,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甲虫的数量先减少后又逐渐回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数量回升是甲虫通过与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B.使用杀虫剂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出现新的物种
C.长期使用杀虫剂,将诱导甲虫产生抗药性突变
D.使用杀虫剂后,甲虫数量逐渐恢复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每个花粉母细胞能够形成4个花粉粒,如果豌豆花中的5个花粉母细胞产生的花粉全部成熟,并且产生的精子都完成双受精,那么可形成的种子数为(  )
A.5B.10C.20D.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在研究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时,做了如下实验:取棉花幼苗植株一棵,剪去叶片留下叶柄(如下图所示),并在切口A、B处分别滴加不同的溶液,然后将所有处理的材料插在培养皿的湿砂中,24小时后,定期用镊子轻碰叶柄,观察叶柄是否脱落,并记录叶柄脱落时间。

(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 细胞分裂,促进 的衰老和脱落,在将要 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2)实验中需剪去幼苗上的叶片,是因为

(3)实验中在图1中A处滴加的是一定浓度的 溶液,B处滴加 ,两处滴加量要相等。

(4)实验进行4天后,观察发现,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叶柄脱落。但改用乙烯利(具有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重复本实验时,发现不需施加外力,叶柄可自然脱落。这说明在促进植物器官(叶片)脱落方面,乙烯的作用 (填“大于”或“小于”)脱落酸的作用。

(5)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细胞衰老(即保绿)作用,而乙烯则能加速叶片的衰老。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则至少需要设置 组实验。

(6)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除受激素调节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外,在根本上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