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抚顺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淋巴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是由机体产生抗体,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导致的,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回答问题:
(1)桥本氏病是一种______病。图中T细胞分泌的某物质是______,细胞Y是______。
(2)图中激素B是______,与健康人相比,桥本氏病患者体内该激素的分泌量______。(增多/减少)
(3)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H)浓度存在差异。如果患者血清TH浓度持续偏______,可以排除患Grave病的可能性。若继续测得患者血清TSH浓度偏________,则可排除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检查患病的位置,在给患者注射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发现TSH浓度无变化,那么推测病变的位置可能在__________。(甲状腺/下丘脑/垂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六校联合体高三4月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的某些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是核糖体,b是mRNA,过程①是翻译
B. r-蛋白含量过多时,过程②可阻滞过程①
C. 过程③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D. 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不同肽链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3月月考生物(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一对夫妇所生育子女中,性状差异很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 D.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3月月考生物(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育种专家用辐射方法处理大豆,培育成了“黑农五号”等大豆品种,产量提高了16%,含油量比原来的品种提高了2.5%,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A. 基因重组 B. 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基因突变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3月月考生物(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下列预测中正确的是:
A.父亲色盲,女儿一定是色盲
B.母亲色盲,儿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都是色盲,孙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母都是色盲,外孙女一定是色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3月月考生物(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 )
A.所有同源染色体间 B.姐妹染色单体间
C.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非同源染色体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重点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在光照适宜、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图甲的实验装置为密闭容器,图甲中的曲线为测量1 h内该容器中CO2的变化量。图甲中AB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___________。导致AB段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绿色植物前30 min实际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μL·L-1 CO2/min。
(2)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乙A所示,其中CO2缓冲液可以吸收或提供CO2,保证瓶中CO2恒定)。
①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影响a点变化的内因是___________;装置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___________点;图中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是在曲线中的___________点。
②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________段获得的。
③为了使该实验的数据更加准确,还应该设置该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要测定该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怎样利用该装置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重点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是因为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A. 蛋白质减少 B. 磷脂减少 C. 糖蛋白减少 D. 糖蛋白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