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性状 | 紫茎 | 绿茎 | 缺刻叶 | 马铃薯叶 |
数量(个) | 500 | 500 | 750 | 250 |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番茄紫茎与绿茎、缺刻叶与马铃薯叶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所以纯合紫茎缺刻叶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绿茎马铃薯叶的基因型为aabb.据此答题.
解答 解:(1)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就紫茎和绿茎这一对性状来看,表中给出的数据:紫茎:绿茎=1:1,说明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个是Aa,另一个是aa;就缺刻叶和马铃薯叶这一对性状看,表中给出的数据:缺刻叶:马铃薯叶=3:1,说明两个亲本的基因都是杂合子(Bb),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2)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F1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rac{4}{16}=\frac{1}{4}$,F1中基因型为AABb的几率=$\frac{1}{4}×\frac{1}{2}=\frac{1}{8}$.
(3)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得到的F1中的紫茎马铃薯叶番茄的基因型分别是$\frac{1}{3}$AAbb和$\frac{2}{3}$Aabb,比例为1:2,绿茎马铃薯叶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F1中的紫茎马铃薯叶番茄与绿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2中紫茎马铃薯叶和绿茎马铃薯叶的比为2:1.
故答案为:
(1)AaBb aaBb
(2)9:3:3:1 $\frac{1}{4}$ $\frac{1}{8}$
(3)2:1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耗氧量减少,体内酶活性不变 | B. | 耗氧量减少,体内酶活性升高 | ||
C. | 耗氧量增加,体内酶活性不变 | D. | 耗氧量增加,体内酶活性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种说法正确 | B. | 2种说法正确 | C. | 3种说法正确 | D. | 4种说法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高等 | B. | 从结构上看,桦木比云杉高等 | ||
C. | 生存斗争无积极意义 | D. | 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 |
B. | 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 |
C. | 自然条件下,三倍体与二倍体能进行杂交 | |
D. | 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 |
B. | 环境变化的结果 | |
C. | 变异、选择、遗传综合作用的结果 | |
D. | 变异、选择、遗传、隔离综合作用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 |
B. | 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等物质,它对植物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 | |
C. | 溶酶体中富含有水解酶,能分解本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 | |
D. | 组成细胞膜的所有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是糖尿病高发国家之一,胰岛素在临床上的需求量非常大。如图是该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下列有关这种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图1可以判断该蛋白质中含有两条肽链,49个肽键
B. 据图1分析该蛋白质形成过程中分子量共减少了888
C. 图2所示对应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D. 据图2分析,该蛋白质中至少应含有4个—COOH、3个—N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是在植物幼芽细胞的核糖体上由色氨酸经脱水缩合合成的
B.在成熟的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C.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是植物顶端优势的原因
D.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