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在由裸岩向森林的原生演替过程中,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快,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
B.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
C.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
D.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到达顶极群落时均是森林群落

分析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解答 解:A、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A正确;
B、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B正确;
C、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C正确;
D、不同地区由于环境条件不同,故并非所有的群落都能演替到森林阶段,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并能识记相关实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火烧后的草原或森林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并能识记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明确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1)由上述实验结果推测,节瓜的性别类型由两(或2)对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若第一对基因以A、a表示,第二对基因以B、b表示,第三对基因以C、c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一杂交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F2正常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frac{1}{5}$.实验二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3)为验证上述推测,分别将实验一F1正常株、实验二F1正常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测交,实验一F1正常株测交结果应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实验二F1正常株测交结果应为全雌株:正常株=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为鸡(ZW型性别决定)羽毛颜色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对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
C.亲、子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相同D.亲、子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人体内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依赖一系列酶的调节.其中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的突变,会导致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Ⅰ型糖原贮积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如图甲为某家族此病遗传系谱图,请据图作答:
(1)Ⅰ型糖原贮积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正常人中,杂合子概率为$\frac{1}{150}$.若Ⅱ-3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育一个孩子,则患病概率约为$\frac{1}{900}$.

(2)某新型糖原贮积病是由磷酸酶基因(-D)突变引起.经过家系调查绘出的遗传系谱图与图甲一致.研究者合成了两种探针,能分别与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相应的DNA序列互补.利用探针对该新型糖原贮积病家系进行检测,结果如图乙所示.
结合图甲和图乙分析:该新型糖原贮积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做出判断依据的是该家系中Ⅰ-1、Ⅰ-2和Ⅱ-5个体的DNA杂交检测结果.其中Ⅰ-1的基因型是XDXd
(3)假如Ⅲ-1和男性患者结婚,生育的孩子患新型糖原贮积病的概率是$\frac{1}{8}$.
(4)血糖浓度低时,糖原贮积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浓度不能(能/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雄性东亚飞蝗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雌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如图显示的是精巢不同区域细胞分裂中期图象,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
B.图1细胞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C.来源于图2细胞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子代均为雌性
D.图1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与图2细胞中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千岛湖是1960年为建设水电站而筑坝蓄水形成的大型人工湖,人工湖构建以来气候变化相对稳定,1998、1999年发生大面积藻类水华.为探究这次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分析并调查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如图.

(1)图1所示箭头所指方向不能(能、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捕食、竞争.
(2)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N、P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原因一是藻类大量增生,由于藻类的呼吸作用(细胞呼吸),导致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原因是,藻类大量死亡,导致需氧型(填“需氧型”、“厌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水中含氧量降低和藻类分泌的毒素都会引起水生动物死亡,加剧水体的污染,形成正反馈(正反馈、负反馈),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3)分析图2发现,“水体富营养化”学说不能很好解释1998、1999年千岛湖水华发生的原因,依据是总N和总P量不是最高值(总N和总P量低于之前若干年).
表1 不同年份鲢鱼、鳙鱼数量相对值
年份鲢鱼、鳙鱼银鱼
1993-19976.665.43
1998-19992.167.72
(4)由表1、图1、2综合分析,湖中鲢、鳙主要捕食藻类,由于渔业的过度捕捞以及银鱼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鲢鱼、鳙鱼数量及浮游动物数量下降,使藻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水华的发生.
(5)由于千岛湖是人工湖泊,发育时间较短,因此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差.千岛湖水华现象警示我们,要降低人工湖泊水华发生的频率,可以采用控制捕捞量、增加鲢鱼、鳙鱼的投放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不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B.在两地的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改变而水平结构不改变
C.地衣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会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按如表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顶芽摘除保留保留
细胞分裂素
(浸泡浓度)
0ppm2ppm0ppm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不影响侧芽的生长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