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甲醛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致癌和致畸作用,利用微生物降解甲醛来治理甲醛污染,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图甲为采集活性污泥作为优良菌源,通过筛选分离出能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菌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材料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活性污泥,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该实验③过程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甲醛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甲醛能够提供碳源、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由③一④的分离活性污泥中细菌的接种方法(如图乙)为平板划线法法,接种时,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图乙表示在平板培养基上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划线,请在图乙中画出第三次划线.

(4)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1200mg/L时,菌株可以完全降解甲醛;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1 600mg/L时,48h后菌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甲醛浓度过高会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或甲醛浓度过高会产生毒害作用,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
为了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准确可靠,还应该设置不接种甲醛降解菌的对照实验,以排除甲醛自然挥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分析 在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的细菌的过程中,通过①过称制取各种菌的悬浊液,此过程中的活性污泥不需要灭菌操作,②过程可以获得各种微生物,③中的培养基中的碳源只含有甲醛,只有可以分解甲醛的细菌能够存活,所以通过③过程可以筛选出能分解甲醛的微生物,④过程可以获得单菌落,获得单菌落过程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者稀释涂布平板法;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过高的甲醛浓度可以使分解甲醛的菌体白质变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

解答 解:(1)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应该进行无菌操作,由于该实验是从活性污泥中分离菌种,因此对于活性污泥不能灭菌,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法.③过程的培养基是无机固体培养基上加入甲醛,甲醛是该培养基的唯一碳源,甲醛的作用是为能分解甲醛的微生物提供碳源,同时甲醛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对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3)第三次划线应该从第二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并且不与第一次划线接触,答案如图:

(4)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过高的甲醛浓度可以使分解甲醛的菌体白质变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因此如甲醛浓度过高,菌株对甲醛的能力降低;甲醛具有挥发性,甲醛挥发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为了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准确可靠,还应该设置不接种甲醛降解菌的对照实验,以排除甲醛自然挥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故答案为:
(1)活性污泥     高压蒸汽灭菌    甲醛能够提供碳源、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平板划线法    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

(4)甲醛浓度过高会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或甲醛浓度过高会产生毒害作用,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          不接种甲醛降解菌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和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意在强化学生对实验室的微生物的培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胚胎工程技术包括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体外培养等技术

B.试管牛的培育过程属于克隆过程

C.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

D.胎胚移植技术中,“供体”通常是经济价值高、遗传性状优良的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四川彭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 题型:选择题

下列形成了新物种的是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D.克隆多利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青海平安第一高级中学高一9月质量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有 ( )

A、Fe、Mn、Zn、K

B、Mn、Zn、Cu、Ca

C、Mn、Zn、Cu、B

D、Mn、Mo、Cu、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青海平安第一高级中学高一9月质量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细菌不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SARS 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随着科技发展,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若乙图中的“抗虫基因”是利用甲图中的方法获取的,该方法称为PCR技术.图中①过程与细胞中DNA复制过程相比,该过程不需要DNA解旋酶.③是在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填“酶的名称”)作用下进行延伸的.
(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乙图为获得抗虫棉技术的流程.A过程需要的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卡那霉素.
(3)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经C、D、E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该技术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具体方法是使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与提取出的mRNA分子做分子杂交.
(5)科学家将植物细胞培养得到胚状体,包上人工种皮,制成了神奇的人工种子,以便更好地大面积推广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溶胶都能形成ATP
D.ATP中的“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高能磷酸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子弹蚁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地区的雨林中,它们会分泌一种毒素,常以小型蛙类为食,子弹蚁的克星是体型很小的驼背蝇,驼背蝇将卵产在子弹蚁体表,幼虫则以它为食.下图甲是子弹蚁不同时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图乙表示雨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丙表示的是图乙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12千焦),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图表明雨林中的子弹蚁种群属于S型增长模型,有人写出了一条食物链“小型蛙类→子弹蚁→驼背蝇”,指出其中的错误没有生产者;没有初级消费者;驼背蝇与子弹蚁之间不是捕食关系
(2)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3)图乙中代表分解者的是C(填字母);分析图丙,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0×1012千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CO2浓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其中S1S2S3的面积大小表示有关生理过程产生或消耗有机物的量.丙图示探究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甲图中,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可表示为S1+S2 ,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可表示为S2+S3(用S1S2S3和数学符号).写出与呼吸作用有关的反应式(底物为C6H12O6)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若将图丙中的CO2缓冲液换成1%的NaOH溶液,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中C5含量将上升,产生〔H〕的速率将下降.
(3)在图丙的装置中,若改变光照强度:从无到有且逐步增加,发现液滴的移动情况是左移且速度逐渐减慢,直至液滴不再移动,此时的光照强度对应于甲图的B点,此时液滴不再移动的原因是此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保持此光照强度下将图丙中的阳生植物换成阴生植物,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有色液滴将向右移移动.
(4)若图乙表示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变化,现将温度适当升高(已知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大于光合作用),则乙图中G点将如何移动(上移,下移,不移动)下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