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如图为神经元某部分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②能将神经元内的钠离子排出细胞,将细胞外的钾离子运入细胞,③④为磷脂分子,⑤为钠离子通道.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膜为突触后膜,其中A面为突触间隙
B.②在参与离子运输的过程中消耗ATP
C.突触小泡的磷脂分子能与③④发生融合
D.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该结构能使⑤开启

分析 1、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钠离子内流.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神经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②神经递质的种类:乙酰胆碱、多巴胺等.
③神经递质的去向:迅速地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④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⑤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⑥传递特点:单向性,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⑦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慢.

解答 解:A、图中①为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因此为突触后膜,其中A面为突触间隙,A正确;
B、②在参与离子运输的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B正确;
C、该结构属于突触后膜,而突触小泡的磷脂分子能与突触前膜发生融合,C错误;
D、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⑤钠离子通道开启,是钠离子内流,使得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冲动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兔处于第第二营养级,含有能量最多的是草.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CO2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是(  )
A.小脑B.下丘脑C.脑干D.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1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基因用D或d表示,乙病基因用E或e表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d占1%.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Ⅱ5个体的基因型是ddXEXE或ddXEXe
(3)Ⅲ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frac{1}{303}$(用最简分式表示);Ⅲ7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frac{1}{2424}$(用最简分式表示).
(4)若Ⅲ7在一次核泄漏事故中受到核辐射,其睾丸中约4%的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即图2中③号染色体着丝粒不能分裂,其他染色体正常分配,则图2所示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该男性产生的异常配子占总配子数的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福建三明市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生物个体间有强有弱

B.生物同时存在遗传和变异的矛盾

C.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活资源之间的矛盾

D.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由此发生的变化有(  )
①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  
②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  
③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  
④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根据免疫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请回答: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C;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B,其特点是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记忆B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表示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D.
(2)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A
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3)B细胞和T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抗原识别受体)识别抗原.
(4)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氨基酸序列(Y型结构的两臂末端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差异)不同.
(5)能将入侵的病毒分解,并使病毒的蛋白质分子出现在细胞膜上的是吞噬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能产生并分泌抗体的是浆细胞.
(6)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某些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时,便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如D.
A.乙肝 B.流感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呼吸抑制酶处理红细胞,其对于下列物质吸收量显著减少的一组是(  )
A.葡萄糖、氨基酸B.K+、氨基酸C.O2、H2OD.甘油、脂肪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一表示神经控制胰岛分泌激素的部分信号通路,神经兴奋可促使胰岛产生激素,图二表示在进食后若干小时内胰岛分泌激素的变化情况.

(1)图一中1所代表神经元的结构是树突,2所代表的结构是突触.
(2)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这些激素可调节血糖平衡,图二中a、b两曲线分别代表两种激素不同的变化趋势,则其中a表示胰岛素变化情况.
(3)图一结构2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为神经递质.
(4)若给A处施加一个刺激,则A处Na+变化为Na内流,电位变化为由外外正内负→外负内正,此后,B、C、D各点能检测出同样的电位变化的是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