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治疗是指( )
A.用专一性强的抗体消灭有基因缺陷的细胞
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C.运用人工诱变,使缺陷基因突变为正常基因
D.将限制酶注入细胞,把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切除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这些粒子就是疫苗在动物体内表达后产生的病毒蛋白,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 | |
B. | DNA疫苗和传统疫苗的区别之一是DNA疫苗本身不是抗原,不直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 |
C. | 寨卡病毒会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属于免疫缺陷症 | |
D. | 实验动物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的标志是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T细胞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段考试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下图,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是 。如果将已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是何形状? 。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其中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_过程,⑤涉及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__。
(3)若番茄细胞含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_______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________倍体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段考试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工程利用某目的基因(图甲)和Pl噬菌体载体(图乙)构建重组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Ⅱ、EcoRⅠ和Sau3A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构建重组DNA时,可用BglⅡ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体载体
B.构建重组DNA时,可用EcoRⅠ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体载体
C.图乙中的Pl噬菌体载体只用EcoRⅠ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用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体载体,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只能产生一种重组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段考试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
B.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
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
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段考试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取抗虫基因Bt,将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性的杀虫物质,对菜青虫有显著的抗性,能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抗虫基因Bt的结构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B.特异性的杀虫物质是某种抗体
C.基因Bt不需要逆转录酶作用就能表达
D.抗虫油菜只能通过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段考试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及载体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
C.若检测培育的抗虫棉花是否成功,可用相应的病菌侵染棉花植株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据表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29℃
B.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不相等
C.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4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