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人工生态农业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如甲所示,人的食物 2/3 来自于农作物,1/3 来自于家 禽家畜,若人体重增加 300 克,则最少要消耗农作物克。
(2)从能量角度分析,设计乙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中,沼气池中 的生物属于。乙中“管道”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
(3)估算大棚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乙 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若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生态的不适应会使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状,远不如当地树种那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其原因主要是不符合
A. 物种多样性原理 B. 协调与平衡原理
C. 系统整体性原理 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下左图;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下右图。
(1) 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___________方式向下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32 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Ⅲ组;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
(1)为了提高出油率,也因为柚皮易焦糊,宜采用 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 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2)为了分离出优良的乳酸菌A,需要制备 培养基;若需长期保存菌种,可采取的方法是 .
(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 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4)某橘农发现自家一橘树具有抗虫性状,欲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若用花药离体培养,则应选择 期的花药成功率最高.确定花粉发育期最常用的方法是
法,若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 法.产生花粉的植株有两个途径:一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 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其中D为分解者,其余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 B →C,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甲表示 ,乙表示 ,丙表示 。
(2)参与丁过程的是 (填“自养型”或“异养型”)生物。
(3)能量流入A、B、C三个营养级的方式 (填“相同”或“不同”),该生态系统中生物 (填字母)组成一个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细胞信息传递过程,E、F表示物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细胞Ⅰ | 细胞Ⅱ | 物质E | 物质F | |
A | 垂体细胞 | 甲状腺细胞 | 促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B | 辅T细胞 | 致敏B细胞 | 白细胞介素-2 | 抗体 |
C | 胰岛β细胞 | 肝细胞 | 胰岛素 | 糖蛋白 |
D | 传出神经元 | 肌肉细胞 | 乙酰胆碱 | 离子通道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