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但仍认为它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主要是因为(  )
A、基因突变的发生具有物种的普遍性
B、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基因突变在无性与有性生殖中都能发生
D、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专题:
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基因突变在进化中的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能使生物的性状出现差别,以适应不同的外界环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解答: 解:A、基因突变的发生具有物种的普遍性,是基因突变的特征,不能说明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A错误;
B、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重组也能产生新的基因型,故不能说明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B错误;
C、基因突变在无性与有性生殖中都能发生,是基因突变的特征,不能说明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C错误;
D、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因而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中,如果要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不用必须考虑(  )
A、两种高等植物间的生殖隔离
B、选择具有期望的某些优良性状的亲本
C、亲本细胞的融合技术
D、愈伤组织形成和再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北京的优良品种甘蓝,叶球重量达3kg,引种到西藏拉萨后叶球重量可高达7kg,叶球增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改变甘蓝环境后引起其基因突变        ②高山日照强而长,有利于光合作用的积累
③拉萨空气污染少,更适合于形成大叶球   ④高原昼夜温差大,晚上低温,呼吸弱,消耗少.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长毛×短毛(♀)
F1雄兔   全为长毛
雌兔   全为短毛
实验二F1雌雄个体交配
 F2雄兔长毛:短毛=3:1
雌兔长毛:短毛=1:3
(1)实验结果表明: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2)F2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
 
,请预期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研究表明果蝇的眼色受两对完全显隐性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下图所示.用纯合红眼雌蝇与纯合白眼雄蝇交配,Fl中雌蝇全为紫眼、雄蝇全为红眼;让F1雌雄蝇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眼:红眼:白眼=3:3:2,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B、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眼色的遗传符合
 
定律.
(2)若设计上述实验的反交实验,则亲本组合为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果蝇还有一对等位基因(D、d)与眼色基因独立遗传,该基因隐性纯合时能引起雄性胚胎致死.已知另一对红眼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所得F1中也仅出现雌蝇紫眼和雄蝇红眼,且比值为1:1,但F2中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则F2中有色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的比值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植物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
①胚芽鞘的向光性   ②根的向地性
③顶端优势         ④用除草剂去除单子叶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基因型AABB和aabb两种豌豆杂交,F1自交得F2,则F2代中基因型和表现的种类依次是(  )
A、6、4B、4、6
C、4、9D、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③上的某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组成②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②在生物体内共有61种
C、该图表示翻译过程,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
D、若合成蛋白质的基因中有3000个碱基对,则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5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物种数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物的生物量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C、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D、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