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如果X因素代表植物生长发育期,则代表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现蕾开花期的曲线依次是

[  ]

A.X1、X2、X3

B.X2、X3、X1

C.X3、X2、X1

D.X1、X3、X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如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在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两个时间点即a时和b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图乙中的B点,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一种情况即可)     
理由:                                                           
(3)图丁中在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4)图乙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H]的含量       (填“多”或“少”)。如果在图乙A点时温度降低,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图丙中表示出来。
(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               
③由此进一步推出,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关?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I(5分).下图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阶段Ⅰ所代表的过程是                 ,其反应场所为                 
阶段Ⅰ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图中过程①称为                 ,过程②称为                 
Ⅱ(10分).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若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则所得曲线变化如b所示。丙图为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CO2释放量和吸收量的变化曲线。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a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3)观察丙图可知:①在5℃时光合作用所制造有机物的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②在环境温度为            ℃时,最适合该植物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

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一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                                                   

理由:                                                          

(3)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4)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        (填“多”或“少”),乙图如果在A、C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5)某学校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浇灌蔬菜大棚的水质污染情况,进行了微核实验。微核由染色体的断片或整条染色体形成,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微核往往由于细胞受辐射或化学药物的作用而产生,“微核检测”可用于了解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

该小组的同学采集了蔬菜大棚浇灌水为母液,用蒸馏水稀释,配制了一系列浓度的溶液,各取等量加入烧杯A、B、C、D中;另取等量蒸馏水加入烧杯E,之后,将5个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幼根已培养至1 cm的洋葱,分别置于上述5种溶液中培养24h,然后再将洋葱转移到蒸馏水中继续培养24h。24h后从每个洋葱上随机取4条根尖并按常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每个装片上的1000个根尖细胞,计算其中出现微核的细胞数目(微核的千分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母液/蒸馏水

  细胞微核率(‰)

b

A

1/5

12.54

13.50

11.72

13.00

 

B

2/5

15.92

15.00

14.85

14.91

 

C

3/5

18.68

16.22

17.00

18.00

 

D

5/5

20.12

20.20

21.00

18.96

 

E

蒸馏水

3.43

3.00

3.64

3.56

 

请分析回答:

① 观察微核的时候,要镜检处于细胞分裂        期的细胞

② 表中b应该表示                ,E组的目的是          ,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湖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若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则所得曲线变化如b所示。丙图为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CO2释放量和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a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一天中空气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时候是           (A、B、C、D)点。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3)观察丙图可知:

①在5℃时光合作用所制造有机物的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②此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相同/不同)。

③在环境温度为             ℃时,最适合该植物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