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
B.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会在1℃范围内波动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分析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 解: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故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A正确;
B、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B正确;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正常的免疫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C错误;
D、正常的机体中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稳态的平衡,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基因A在不同个体中可分别突变产生a1、a2、a3等,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
A.普遍性B.稀有性C.多方向性D.可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双缩脲试剂-氨基酸-紫色B.苏丹Ⅳ染液-脂肪-红色
C.斐林试剂-蔗糖-砖红色D.DNA-吡罗红-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商品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用单细胞小球藻研究纳米银的毒性,开展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1)用计数法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纳米银在黑暗条件下的毒性更强.实验中需要使用血细胞(血球)计数板和显微镜对小球藻进行计数.
(2)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乙.
①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6个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
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10min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溶氧量的变化.
③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2表示A组实验数据.若不加纳米银,小球藻的总光合作用速率约为1.0mg/L•min溶解氧.
④综上研究,可得出实验结论:纳米银能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更为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会发现制成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很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与“扶手”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遵循的原则依次是( )

①磷酸和脱氧核糖 ②氢键 ③碱基对 ④中心法则⑤碱基互补配对

A.①②③⑤ B.①③②⑤ C.③①②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小组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为实验材料,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黑藻叶片;蔗糖溶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假设:
将黑藻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图1中B/A值(%)将下降.
实验步骤如下:
①分别配制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②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③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每组选取3个细胞测量其A、B值(如图为质壁分离的细胞,其中A代表细胞的长度,则B代表原生质体的长度.)
结果分析:
(1)请你设计一表格,用于记录数据,计算并记录B/A值(%).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如图2所示曲线.请你对该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实验分析:
①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B/A值下降;
②B/A值越小,说明质壁分离程度越大.
结论: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3)讨论
①为使结果更科学,该小组同学选用记录表中数据作图,该模型为生物模型中的数学模型.
②假如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的,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你怎么设计实验?
设置清水(等渗)对照组,观察黑藻细胞,其细胞形态正常,无质壁分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单体及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某些元素,X、Y、Z、P代表单体,Ⅰ、Ⅱ、Ⅲ、Ⅳ代表由单体形成的多聚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所代表的元素是N、P.
(2)若在植物细胞中,Ⅰ表示淀粉;若在人体肝脏和肌肉细胞中,Ⅰ表示糖原.
(3)物质 III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碱基.
(4)Ⅳ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从P的角度分析是由于组成Ⅳ的P(或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从Ⅱ的角度分析是由于组成Ⅱ的Y(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
A.真核生物B.异养生物C.蓝藻D.有线粒体的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B.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细胞产生氧气的部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