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 | |
B. |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会在1℃范围内波动 | |
C. | 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 |
D. |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
分析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 解: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故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蛋白质等,A正确;
B、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B正确;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正常的免疫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C错误;
D、正常的机体中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稳态的平衡,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双缩脲试剂-氨基酸-紫色 | B. | 苏丹Ⅳ染液-脂肪-红色 | ||
C. | 斐林试剂-蔗糖-砖红色 | D. | DNA-吡罗红-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会发现制成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很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与“扶手”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遵循的原则依次是( )
①磷酸和脱氧核糖 ②氢键 ③碱基对 ④中心法则⑤碱基互补配对
A.①②③⑤ B.①③②⑤ C.③①②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 |
B. | 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 |
C. | 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细胞产生氧气的部位 | |
D. |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