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下列是测定亚硝酸盐的试剂,其中在配制时需加入盐酸的是(  )
①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②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③提取剂.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分析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据此答题.

解答 解:配制对氨基苯磺酸溶液须将对氨基苯磺酸溶于20%的盐酸中,提取剂需用浓盐酸调节pH至1,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是将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直接溶于水中制成,不需要加盐酸.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测定亚硝酸盐的方法及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组合是( )

①消化酶 ②抗体 ③维生素 ④血浆蛋白 ⑤SO2-4⑥O2 ⑦血红蛋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甲表示某环境的条件变化情况,乙、丙表示该环境中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0t1两种群数量增长不受环境条件影响
B.t1~t2 乙种群数量的峰值代表该种群的K值
C.t2~t3丙种群数量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D.t3~t4 乙种群数量以逻辑斯谛方式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请根据如图1有丝分裂中核内DNA变化曲线和如图2分裂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a~b属于分裂间期,与它对应的分裂图象是③.
(2)b~c表示前、中、后期,依次对应于分裂图②①⑤.
(3)c~d表示末期,与它对应的分裂图象是④,该时期参与活动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4)d以后表示下一个细胞周期或间期.
(5)用虚线在如图3坐标图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

(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2)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可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Ⅱ最可能是浆(B淋巴)细胞,Ⅲ代表的细胞具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4)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经④过程,重组Ti质粒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存在地理隔离,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生殖隔离.种群b和种群c是不是同一物种?不是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没有,理由是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
C.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D.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均能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  )
A.各类型的雌雄配子间的自由组合
B.F2发生9:3:3:1的性状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接种初期,接种的菌种1的主要繁殖方式是出芽.酒精发酵过程对温度要求较醋酸发酵过程要低(填写高、等于或低于).
(2)同学在实验室制作果酒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放掉发酵产生的CO2,二是避免氧气进入和杂菌污染;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来检测果酒发酵是否成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3)若果汁中已含有菌种2,在酒精发酵旺盛时,菌种2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不能,因为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发酵条件要氧气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