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mRNA、tRNA、rRNA都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和T2噬菌体的组成成分
C.人体的血浆蛋白质对于维持血浆渗透压有作用
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
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mRNA是翻译的模板,tRNA是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既可以在细胞内起作用,又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
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是翻译的模板,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rRNA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合成需要这三种RNA的共同参与,A正确;?
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T2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
C、人体的血浆渗透压主要靠无机盐和蛋白质来维持,C正确;?
D、细胞核内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转录需要RNA聚合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二者都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的,即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凋亡和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凋亡
B.健康成人体内的骨髓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细胞衰老过程中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减小
D.细胞衰老过程中部分酶活性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人因烧伤,引起身体局部感染,经注射青霉素治疗,恢复健康,在此过程中体内发生了一系列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减缓病情,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
B.该过程中产生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吞噬细胞吞噬、处理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过程
D.溶菌酶与溶酶体酶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大部分肠癌都是非遗传性的“散发性肠癌”。散发性结肠癌是一个多基因突变累积作用的结果。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B.基因突变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
C.由基因突变导致的散发性结肠癌一般不遗传给后代
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是有害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C.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
D.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动物体内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每种激素只能运输到并作用于一种靶器官或靶细胞
B.抗体是由浆细胞或记忆细胞产生的,具有特异性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各种激素和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教材相关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①: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实验③: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④: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A.实验①,使用盐酸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以便于观察
B.实验②,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C.实验③,通过调节台灯与装有叶片的烧杯间的距离来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
D.实验④,染色后用清水漂洗10min有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生态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高于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一结晶牛胰岛素。下列关于结晶牛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B.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其生物活性由氨基酸序列决定
D.人工合成时形成肽键并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