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极体
B.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
C.分裂过程中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
D.该细胞可能是由初级性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交叉互换后产生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常规区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如下,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B.在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为a>(b+c+e)
C.图中乙、丁两类生物成分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D.e中包含乙未被利用的能量,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主要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必须经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内的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进入内环境,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__
(3)②表示的过程是______
(4)D表示______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家蚕蚕体有斑纹、无斑纹由8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已知无正常8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家蚕品种A,其细胞中8号染色体如图所示:
(1)有斑纹品种A的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该品种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2)以有斑纹个体A为父本,正常的无斑纹个体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个有斑纹家蚕B(如图),该家蚕个体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家蚕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8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8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家蚕B为父本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中染色体组成完全正常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___。
(4)雄蚕比雌蚕生命力强,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蚕卵(受精卵)的颜色由基因D控制,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现有家蚕全部为纯合黑色蚕卵。科研人员用特殊手段大量处理家蚕后发现,基因D可缺失,也可转移到性染色体上,并能在性染色体上正常表达,家蚕细胞中不含基因D表现为白色卵(基因D缺失用d表示),各种基因型的配子和个体均可育。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在处理基因型为DDZW的雌蚕时得到了ddZWD的新品种雌蚕。请利用该新品种雌蚕,培育出新品种雄蚕,新品种的后代可实现通过选择卵色只养雄蚕。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
B. 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更多
C. 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 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雌激素( EEs)严重危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幼年斑马鱼的卵黄蛋白原基因(Z基因)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在EEs的诱导下可表达且表达水平和EEs的浓度呈正相关。为了简便直观地检测水体环境中雌激素污染情况,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转基因斑马鱼,部分过程如下。
请回答:
(1)启动子的作用是 ____。为了获得Z基因的启动子,应从斑马鱼的____(填“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中获取。
(2)对Z基因启动子进行扩增前,应设计合适的引物,使扩增后的DNA片段中含有位点____ ,以便Z基因启动子能定向插入原始质粒的正确位置。
(3)获得的重组质粒可通过显微注射到斑马鱼 ___中。为鉴定是否成功导入,应选择含有 ___(填“Z”或“EGFP”)基因的DNA片段作为探针进行检测,理由是____。
(4)选取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斑马鱼均分为两组,分别在含EEs、不含EEs的环境培养。 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
培养条件 | Z基因 | EGFP基因 |
含EEs | + | + |
不含EEs | - | - |
注:“+”表示相关基因表达、“-”表示相关基因未表达
依据上述结果,说出利用转基因斑马鱼简便直观地检测水体环境中雌激素污染的原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育种工作者利用辐射诱变从正常水稻的后代中获得巨胚水稻,对其展开系列研究。
(1)用巨胚水稻和正常胚水稻进行正反交,F1籽粒均为正常胚,F2籽粒中正常胚和巨胚的比例接近于3:1,说明胚的大小受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巨胚基因是____性基因。
(2)将诱变得到的两种巨胚突变体“上5”和“超210”进行杂交,若收获的F1籽粒均为____________,表明这两种水稻中的巨胚基因属于相同的突变基因。
(3)“上5”的胚重超过了已知其他巨胚水稻,研究者通过基因测序发现大多数巨胚基因的突变发生在编码链,而“上5”的突变发生在编码链和启动子。编码链中的突变导致_______中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相关蛋白质长度变短,最终导致巨胚性状的出现, 启动子中的突变使该突变基因在水稻开花后4--7天的颖果中表达量持续增加,胚变得更大。推测启动子中相应序列是一种调控序列,能够_______正常基因的表达。
(4)传统育种对巨胚水稻筛选的时间长而且不准确,研究者利用分子标记特征引物对“上5”和正常水稻籽粒的DNA进行PCR。“上5”的PCR产物经酶切产生 18 bp、76 bp、91 bp和273 bp 4种片段;正常胚水稻的PCR产物经酶切产生18 bp、76 bp和364 bp 3种片段,请根据各自的特征片段判断下列待测种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符合要求的巨胚水稻种子。
注:M为DNA标准样液(Marker),1-24为待测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鸡干扰素是一种具有高效和广谱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广泛用于动物领域的抗病毒治疗。科研人员将鸡干扰素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烟草,以获得抗病毒烟草。下图为科研人员制备能合成鸡干扰素的烟草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①~④表示相关的操作,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科研人员还在两种引物的一端分别加上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序列,以便于后续的剪切和连接,一个DNA分子三轮复制以后,含有两种引物的DNA分子有__________个。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两种限制酶,选择的原则是__________。
A. Ti质粒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B. 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C. 酶切后,目的基因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不相同
D. 酶切后,Ti质粒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相同
(2)步骤②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__________,步骤③中需先用__________处理农杆菌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
(3)步骤④中,科研人员提取愈伤组织细胞的RNA后,先通过__________获得DNA,再进行PCR扩增,若最终未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