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解:(1)获取目的基因时通常利用限制酶.
(2)PCR技术的条件:引物、模板DNA、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和热稳定DNA聚合(或Taq) 酶.
(3)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
(4)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再经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宫中,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
(5)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目的基因(或抗枯萎病基因)已表达.叶绿体中基因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因此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故答案为:
(1)限制性内切酶
(2)模板DNA 热稳定DNA聚合(或Taq)
(3)显微注射技术
(4)细胞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 胚胎移植
(5)目的基因(或抗枯萎病基因)已表达 不一定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是初级精母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 | |
B. | 乙的分裂将产生体细胞,每个子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 |
C. | 乙是体细胞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但不含同源染色体 | |
D. | 丙是次级卵母细胞,将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第5组 | 第6组 | |
注射物 | plRES-CEA-IL-2 | plRES-CEA | plRES-IL-2 | plRES-IL-2与plRES-CEA混合 | 空载体 plRES | 空白 |
CEA含量 | 0.889 | 0.689 | 0.455 | 0.863 | 0.413 | 0.088 |
NK细 胞活性 | 0.395 | 0.389 | 0.397 | 0.397 | 0.387 | 0.091 |
淋巴细 脃数量 | 3.04 | 1.77 | 1.15 | 2.18 | 1.07 | 0.9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③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 | |
B. | 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 |
C. | 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 | |
D. | 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就反应强烈、很难消退、会引起组织损伤,我们要避免接触过敏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三门峡市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甲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中X物质是________,Y物质是________。
(2)乙图所示植物浸泡在完全培养液中的细胞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写标号)。[来源
(3)甲图中①过程是在________上进行的,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
(4)若将乙图密闭装置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每天光照12 h,几周后,植物死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完整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制成悬浮液,分别加入2支试管中,标号为1号、2号,在1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NaHCO3溶液,给予充足光照,观察到的现象是1号试管________,2号试管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