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   )

A.运动语言中枢B.躯体运动中枢
C.听觉语言中枢D.视觉语言中枢

A

解析试题分析:位于大脑皮层的S区----如果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位于大脑皮层的 H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别人的话;
位于大脑皮层的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
位于大脑皮层的 V区-----发生障碍,
本题,看不懂文字;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说明受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运动型言语中枢,即S区。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言语中枢,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人类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③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④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⑥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④⑤⑥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丝瓜为雌雄同株的异花植物,某同学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分别泡在下表列出的5种溶液中24 h,种植后长成植株。一段时间后比较最初开出的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结果如下表:

溶液
雄花
雌花
比值(雄花:雌花)
水(对照)
21.1
3.8
5.6
赤霉素(100mg/L)
4.7
4.7
1.0
CP(100mg/L)
(一种生长调节剂)
6.2
6.8
0.9
乙烯利(1000mg/L)
19.6
3.7
5.3
整形素(10mg/L)
33.1
1.2
27.6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B.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的性别分化也影响不大
C.可能因为人为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自身激素的正常比例,而影响了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D.赤霉素(100 mg/L)、CP(100 mg/L)有利丝瓜雌花的形成,整形素(10 mg/L)有利丝瓜雄花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背地(心)生长 B.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反应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时,可用蚕豆花药代替蝗虫精巢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染色体联会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可看到RNA主要在细胞质中,DNA主要在细胞核中
C.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效率
D.在“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设置不同温度梯度的低温进行实验,能确定染色体加倍的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