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代表腺体名称,A、B代表激素名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代表的腺体名称分别是垂体、下丘脑
B.激素A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C.激素B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分析 据图分析:甲状腺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则丙为甲状腺;垂体分泌的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则B为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则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解答 解:A、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知,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A错误;
B、下丘脑甲分泌的激素A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则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
C、垂体乙分泌的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则B为促甲状腺激素,C错误;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根据调节过程判断图中甲乙丙及字母表示的箱体和激素名称;识记甲状腺激素过多会进行负反馈调节;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三门峡市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观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他的设计和分析合理的是 ( )

A.可以将扦插枝条生同样数量的根所用时间或相同时间内的生根数量作为观测指标

B.实验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萘乙酸溶液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扦插枝条生根

C.实验中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存在一定的梯度

D.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乙所示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动物.判断理由是有中心体、无细胞壁、细胞膜向内凹陷.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象,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
(2)图乙所示细胞有8条染色体、0条染色体单体、8个DNA分子;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4个DNA分子.
(3)图乙中,与①的大小、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⑤ (填序号),原因是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又经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4)图乙所示的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甲中的ef段,图丙对应图甲中的ce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为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1)图一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判断依据同源染色体配对,此时有四分体2个.
(2)图一细胞中1号染色体和2号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此细胞中总共有2对这样的染色体.图一细胞含有DNA分子8个.
(3)图二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豌豆黄子叶和绿子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后代
黄子叶绿子叶
绿子叶×绿子叶0804
黄子叶×黄子叶651207
绿子叶×黄子叶295265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根据组合二可判断出豌豆黄子叶和绿子叶中,显性性状是黄子叶.
(2)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Bb、Bb,其后代黄子叶中杂合子比例为$\frac{2}{3}$.
(3)组合三后代的黄子叶豌豆中杂合子占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表示某种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据图回答:

(1)研究表明,如果使TLR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小鼠就不能识别到细菌的存在.据此推测TLR在免疫中具有识别作用.若TLR蛋白过多,免疫系统会攻击人体正常细胞,引发自身免疫病.
(2)从图中可以看出APC还能摄取、加工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可见APC可能参与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
(3)除病原体外,免疫调节也可以对付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4)人体内的APC来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5)2011年Steinman发现了一种免疫反应中的“哨兵”--树突状细胞而获得诺贝尔奖,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的作用,被形象地称为“通报敌情”和“发动战争”.根据上述资料和免疫学知识填写:A为淋巴因子;⑤是体液免疫;细胞a是T细胞;树突状细胞最有可能是吞噬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近年来,我国死于狂犬病的人数有上升趋势.狂犬病病毒的核酸是RNA,机体感染病毒后产生的特异性IgG抗体,能清除狂犬病病毒,这是接触狂犬病病毒后及时注射疫苗和特异抗体的重要依据.我国利用地鼠的肾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已取得良好效果.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巴斯德利用固定毒株制成减毒活疫苗,预防狂犬病.制成减毒活疫苗需要用活细胞培养.
(2)特异性抗体获取可用单克隆抗体制备.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3)下面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A过程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的“小鼠细胞”是浆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抗体.从小鼠体内提取分离该细胞之前,给小鼠注射的特定的物质是抗原(或狂犬病病毒).
②图中B过程是细胞融合,该过程需要用灭活的病毒(或仙台病毒)、聚乙二醇或电激等诱导.
③特异性抗体获取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与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以大量制备等优点.
(4)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有无菌、无毒、适宜温度和pH、充足的气体、营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5S的应是(  )
A.子代噬菌体DNA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D.子代噬菌体不含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兴奋沿着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局部电流的流动是(  )
A.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流向邻近的未兴奋部位
B.细胞膜内的邻近的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C.细胞膜外的兴奋部位流向邻近的未兴奋部位
D.细胞膜内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没有形成局部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