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要检测某溶液中是否含有DNA分子,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可进行观察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反应的底物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专题:
分析:1、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2、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解答: 解:A、用二苯胺试剂检测DNA分子时,需要水浴加热后才能观察到现象,A错误;
B、过氧化氢本身的分解也受温度的影响,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反应的底物,B错误;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在社会群体中调查,C错误;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以探明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再缩小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实验,D正确.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DNA的粗提取和鉴定、调查人类遗传病、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项的材料是否合适、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采用的方法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利于防治有害动物和合理利用、保护野生资源.请依据图中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图甲的自我调节模型中的调节机制为
 
;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看出,灭鼠时若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
 

(2)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J”型增长,此时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的
 
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在某一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绵羊的环境容纳量为1000只,且1只羊和50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防治,鼠的数量减少了2000只,则羊种群的K值可上升为
 
只.
(3)图乙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种群未来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其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
(4)野生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多于华南虎,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有较大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当大熊猫看到本地的翠绿冷箭竹明显减少时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玉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根尖所产生的生长素,除了在尖端可以横向运输外,其它部位都是极性运输
B、在BC时期高尔基体会特别活跃,并组建形成细胞板
C、CD时期可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导致CD段产生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此时期细胞的每一极均含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
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第30~40年比第20~30年期间强
C、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D、80年后生物总能量保持在最高水平的原因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耗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表是其他条件均为最适情况下探究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相关实验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一(乳糖浓度为10%) 实验二(酶浓度为2%)
酶浓度 相对反应速率 乳糖浓度 相对反应速率
0 0 0 0
1% 25 5% 25
2% 50 10% 50
4% 100 20% 65
5% 200 30% 65
A、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增大
B、实验二若继续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会增大
C、实验二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D、实验一的自变量是酶浓度,实验二的自变量是乳糖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特定条件下不同概念的关系模型,则模型及其中的X、Y、Z可分别代表(  )
A、能量流动过程;无机环境的光能、生产者、消费者
B、内环境中物质交换; 血浆、组织液、淋巴
C、水盐调节;下丘脑、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
D、胰岛素基因表达; DNA、mRNA、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研磨绿叶时加碳酸钙可防止色素被破坏
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也可用重铬酸钾检验,在酸性条件下橙色变成灰绿色
D、酵母菌有氧呼吸实验中,通过NaOH溶液通入空气,目的是去除空气中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
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②蛙的红细胞    ③人体浆细胞    ④乳酸菌细胞    ⑤酵母菌细胞.
A、①②B、③④C、③②D、⑤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近年来,随着人类过度开发海洋资源,许多海洋动物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式对全球发出警告,由于世界各国大量捕鱼船频繁在海上作业,现在每天有1000只各种鲸、海豚及其它海洋哺乳动物命丧渔网.图为上个世纪南半球鲸捕获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上世纪初,在南半球开发前估计有长须鲸490000头,由于大肆滥捕,使其数量锐减.从图中可以看出,捕杀长须鲸最高峰出现在两个时间段,第二个时间段每年的捕获量约为
 
多头左右.
(2)如果要调查某种鲸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
 
法进行.影响种群密度的自然因素包括:
 
 
 
 
;影响种群密度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3)据调查,长须鲸在北太平洋以鲱鱼、秋刀鱼、带鱼和乌贼为食;冬春季常出现于我国黄、渤海以磷虾为主要食物.如果长须鲸的食物中,带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明显的/不明显的),因为海洋生态系统
 

(4)当种群长期处于不利条件下,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退,甚至灭亡.鲸属于容易出现衰退甚至灭亡的种群,因为鲸具有
 
的特点(至少回答出两点).
(5)从图中可以看出,1975年以后,长须鲸的捕获量降至为零,最可能的原因是人类采取了
 
的保护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