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E为人体消化道中的一种酶。右图为用鸡蛋清作底物研究酶E的实验。
① 6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含有等量酶E的不同pH的缓冲液,将试管放入20℃的水浴锅中。
② 把鸡蛋清放在同样的细玻璃管中,再把玻璃管投入沸水中,使鸡蛋清凝固变得不透明。
③ 各试管中分别放入一根装有固化鸡蛋清的细玻璃管,从放入开始计时。鸡蛋清经酶E的作用被消化,细玻璃管两端变得透明。每隔2 min测量一次细玻璃管的透明部分长度,计算已被消化的鸡蛋清的百分率。所得结果见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开始后的时间 | 鸡蛋清被消化的百分率(%) | |||||
A组pH=0 | B组pH=2 | C组pH=4 | D组pH=6 | E组pH=8 | F组pH=10 | |
0 min | 0 | 0 | 0 | 0 | 0 | 0 |
2 min | 10 | 12 | 8 | 0 | 0 | 0 |
4 min | 20 | 28 | 12 | 0 | 0 | 0 |
6 min | 31 | 39 | 20 | 0 | 0 | 0 |
8 min | 38 | 55 | 29 | 0 | 0 | 0 |
10 min | 46 | 68 | 38 | 3 | 0 | 0 |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关于酶E的作用特点你能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若在水浴温度改为37℃,鸡蛋清被消化的速率与原来相比________(加快、不变、减慢);若在100℃下水浴,预测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酶E最可能存在于人的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中。若用唾液代替酶E做上述实验,发现鸡蛋清没有被消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E为人体消化道中的一种酶,图为用鸡蛋清作底物来研究酶E的实验。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含等量酶E的pH缓冲液,将试管放在38 ℃的温水中。然后把鸡蛋清放在相同的细玻璃管中,再使细玻璃管中注入沸水,使鸡蛋清凝固变得不透明。实验从装有固体鸡蛋清的细玻璃管放入试管中开始计时,鸡蛋清经过酶E的作用被消化,细玻璃管两端变得透明。如图所示,每2 min测量细玻璃管的透明部分的长度一次,计算已被消化的蛋清的百分率,所得结果见表,请回答:
实验开始后的时间(min) | 鸡蛋清被消化的百分率 | ||||
pH=2 | pH=4 | pH=6 | pH=8 | pH=10 | |
0 | 0 | 0 | 0 | 0 | 0 |
2 | 12 | 8 | 0 | 0 | 0 |
4 | 28 | 12 | 0 | 0 | 0 |
6 | 39 | 20 | 0 | 0 | 0 |
8 | 55 | 29 | 3 | 0 | 0 |
10 | 68 | 38 | 3 | 0 | 0 |
12 | 94 | 53 | 10 | 3 | 0 |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你对酶E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含酶E缓冲液的pH由10慢慢地调整到2,此过程中蛋清被消化的速率将__________。
(4)酶E相当于人体中的__________酶,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用唾液代替酶E做上述实验,实验的现象将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
(6)将试管放在38 ℃的温水中恒温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人体体温是37 ℃,为什么把酶E放在38 ℃的水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目前,日用化工厂大量生产的酶制剂大都来自( )
A.化学合成 B.动物体内
C.植物体内 D.微生物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E为人体消化道中的一种酶,图为用鸡蛋清作底物来研究酶E的实验。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含等量酶E的pH缓冲液,将试管放在38 ℃的温水中。然后把鸡蛋清放在相同的细玻璃管中,再使细玻璃管中注入沸水,使鸡蛋清凝固变得不透明。实验从装有固体鸡蛋清的细玻璃管放入试管中开始计时,鸡蛋清经过酶E的作用被消化,细玻璃管两端变得透明。如图所示,每2 min测量细玻璃管的透明部分的长度一次,计算已被消化的蛋清的百分率,所得结果见表,请回答:
实验开始后的时间(min) | 鸡蛋清被消化的百分率 | ||||
pH=2 | pH=4 | pH=6 | pH=8 | pH=10 | |
0 | 0 | 0 | 0 | 0 | 0 |
2 | 12 | 8 | 0 | 0 | 0 |
4 | 28 | 12 | 0 | 0 | 0 |
6 | 39 | 20 | 0 | 0 | 0 |
8 | 55 | 29 | 3 | 0 | 0 |
10 | 68 | 38 | 3 | 0 | 0 |
12 | 94 | 53 | 10 | 3 | 0 |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你对酶E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含酶E缓冲液的pH由10慢慢地调整到2,此过程中蛋清被消化的速率将__________。
(4)酶E相当于人体中的__________酶,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用唾液代替酶E做上述实验,实验的现象将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
(6)将试管放在38 ℃的温水中恒温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人体体温是37 ℃,为什么把酶E放在38 ℃的水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目前,日用化工厂大量生产的酶制剂大都来自( )
A.化学合成 B.动物体内
C.植物体内 D.微生物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E为人体消化道中的一种酶。右图为用鸡蛋清作底物研究酶E的实验。
① 6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含有等量酶E的不同pH的缓冲液,将试管放入20℃的水浴锅中。
② 把鸡蛋清放在同样的细玻璃管中,再把玻璃管投入沸水中,使鸡蛋清凝固变得不透明。
③ 各试管中分别放入一根装有固化鸡蛋清的细玻璃管,从放入开始计时。鸡蛋清经酶E的作用被消化,细玻璃管两端变得透明。每隔2 min测量一次细玻璃管的透明部分长度,计算已被消化的鸡蛋清的百分率。所得结果见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开始后的时间 | 鸡蛋清被消化的百分率(%) | |||||
A组pH=0 | B组pH=2 | C组pH=4 | D组pH=6 | E组pH=8 | F组pH=10 | |
0 min | 0 | 0 | 0 | 0 | 0 | 0 |
2 min | 10 | 12 | 8 | 0 | 0 | 0 |
4 min | 20 | 28 | 12 | 0 | 0 | 0 |
6 min | 31 | 39 | 20 | 0 | 0 | 0 |
8 min | 38 | 55 | 29 | 0 | 0 | 0 |
10 min | 46 | 68 | 38 | 3 | 0 | 0 |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关于酶E的作用特点你能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若在水浴温度改为37℃,鸡蛋清被消化的速率与原来相比________(加快、不变、减慢);若在100℃下水浴,预测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酶E最可能存在于人的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中。若用唾液代替酶E做上述实验,发现鸡蛋清没有被消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