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细胞分裂有严格的时间性,该实验材料的取材时间不好 | |
B. | 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时间明显长于分裂期 | |
C. |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细胞没有明显的界限 | |
D. | 分裂期细胞不稳定,容易破裂死亡 |
分析 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所以观察到的间期的细胞数目远远多于其他时期的细胞数目.赤道板表示细胞中央的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该实验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
解答 解:A、不论什么时间选取实验材料,显微镜下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都多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A错误;
B、由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远比分裂期长,因此显微镜下分裂间期细胞数目多于分裂期细胞数目,B正确;
C、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没有明显的界线,与分裂间期细胞数目多于分裂期细胞数目无关,C错误;
D、分裂期细胞不稳定,容易破裂死亡不是分裂间期细胞数目多于分裂期细胞数目的原因,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的概念,本题主要考查运用细胞周期知识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 |
B. | 达尔文是从种群的层面科学系统的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 |
C.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 |
D. | 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和②中均出现碱基A与U配对,G与C配对 | |
B. | ①需要的RNA聚合酶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运入细胞核 | |
C. | 乙在细胞核内与核糖体相结合,并利用其上的密码子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
D. | 正常人体骨骼肌细胞中只能发生图中的②,而不能发生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共有2次筛选 | |
B. | 融合并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原代培养产生遗传物质改变后才能进行传代培养 | |
C. | 特定的单克隆抗体可制成试剂,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受某种抗原的感染 | |
D. | 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原理之一是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识别癌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 |
B. | 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 |
C. | 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 |
D. | 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亲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都存在控制眼色的基因 | |
B. | 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frac{3}{4}$ | |
C. | 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各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相等 | |
D. | 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的相同,就是与F1的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组别 | 滤纸条编号 | 判断依据 |
A | 绿叶组 | 甲 | 叶绿素a带和叶绿素b带较宽 |
B | 嫩黄叶组 | 甲 | 叶绿素a带和叶绿素b带较宽 |
C | 绿叶组 | 乙 | 上起的第一和第二条带较窄 |
D | 嫩黄叶组 | 乙 | 上起的第一和第二条带较窄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