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色,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红色复合物在纤维素被分解后在培养基上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解答 解:(1)灼烧接种环最直接的目的是杀死残留微生物,结束后灼烧是为了避免污染环境,感染实验操作者.
(2)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红色复合物在纤维素被分解后将不再形成,则在培养基上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据图分析:图中③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所以纤维素分解菌位于其内,故选:A.
(3)牛胃是一个厌氧的环境,所以其中的纤维素分解菌与需氧型醋酸菌培养条件有所不同.因是活菌计数,所以部分死亡菌无法计数.另外当菌落重合时,只能计数为一个菌落,所以偏小.
故答案为:
(1)污染环境或感染实验操作者本人
(2)刚果红 A
(3)无氧环境 小(低)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等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收集大量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便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 |
B. | 可以预测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 | |
C. | 根据特定的生物功能,设计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 | |
D. | 根据人们的需要,直接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进行改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曲线BC段对应的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 |
B. | 曲线DE段对应的细胞内一定有姐妹染色单体 | |
C. | 出现AB段变化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 |
D. | 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形成两个子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0种和20种 | B. | 64种和20种 | C. | 64种和4种 | D. | 61种和4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抑制呼吸中枢,使人因缺氧而窒息而死 | |
B. | 阻断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使人因缺氧引起肌肉麻痹 | |
C. | 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引起肌肉麻痹 | |
D. | 抑制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心肌细胞无力收缩,阻碍血液循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由材料①②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 |
B. | 由材料①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 | |
C. | 由材料②③可知环境影响基因型的表达 | |
D. | 由材料①②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