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mmol?L-1)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
① | ② | 142 | 5.0 | 2.5 | 1.2 | 103.3 | 6.0 | 16.0 |
③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
④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
B、③与 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C、②属于血浆,③可能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加 |
D、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
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 |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
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K |
1+ea-rt |
K |
2 |
N |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
D、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Ⅰ-Ⅳ过程中,只有Ⅲ过程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
B、Ⅳ过程对细胞1、2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 |
C、Ⅰ过程是细胞分裂分化,成体干细胞和细胞2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
D、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1的核体积增大,细胞2的膜表面糖蛋白含量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
B、b点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0 |
C、若将该植物置于c点条件下光照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15mg |
D、适当提高CO2浓度,则图中a点下移,b点左移,c点上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